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4-20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1.2.1 流域土壤的研究 | 第15页 |
| 1.2.2 土壤质量的概念 | 第15-16页 |
| 1.2.3 土壤质量评价 | 第16-18页 |
| 1.2.4 土壤质量空间变异的研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1-22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 2.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2-23页 |
| 2.2.2 模糊数学评价法 | 第23-24页 |
| 2.2.3 地统计学方法 | 第24-25页 |
| 2.2.4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3 土壤物理质量特征 | 第28-32页 |
| 3.1 土壤机械组成 | 第28-29页 |
| 3.2 土壤容重和水分 | 第29-30页 |
| 3.3 小结 | 第30-32页 |
| 4 土壤化学质量特征 | 第32-40页 |
| 4.1 土壤有机质 | 第32-33页 |
| 4.2 土壤氮素 | 第33-34页 |
| 4.3 土壤磷素 | 第34-36页 |
| 4.4 土壤全钾 | 第36页 |
| 4.5 土壤pH值 | 第36-37页 |
| 4.6 土壤微量元素 | 第37-38页 |
| 4.7 小结 | 第38-40页 |
| 5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第40-50页 |
| 5.1 各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第40-43页 |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 5.3 评价指标隶属度值的计算 | 第45-46页 |
| 5.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47页 |
| 5.5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 第47-48页 |
| 5.5.1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第47页 |
| 5.5.2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统计特征 | 第47-48页 |
| 5.6 小结 | 第48-50页 |
| 6 土壤质量空间分布预测 | 第50-58页 |
| 6.1 趋势分析 | 第50-51页 |
| 6.2 半方差函数的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 6.3 插值图分析 | 第52页 |
| 6.4 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52-55页 |
| 6.4.1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52-53页 |
| 6.4.2 高程对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53-54页 |
| 6.4.3 多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的综合影响 | 第54-55页 |
| 6.5 小结 | 第55-58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 7.1 结论 | 第58-59页 |
| 7.2 创新点 | 第59-60页 |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