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第12页 |
·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网络政治参与概述 | 第14-26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14-15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14页 |
·网络政治参与涵义 | 第14-15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 第15-18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性质 | 第15-16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功能 | 第16页 |
·网络政治的特征 | 第16-18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 第18-21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 | 第18-19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 | 第19-21页 |
·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 | 第21-26页 |
·有利于我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 第21-22页 |
·有助于我国公民实现政治社会化 | 第22-24页 |
·有助于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 第26-31页 |
·我国网民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网络政治参与者的主体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1-38页 |
·非理性的参与导致网络政治暴力 | 第31-33页 |
·网络给非法政治参与提供便利 | 第33页 |
·信息技术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 | 第33-34页 |
·网络空间易出现“群体极化” | 第34-35页 |
·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各阶层的利益表达失衡 | 第35-36页 |
·政府管理能力有限 | 第36-38页 |
第4章 构建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秩序的对策研究 | 第38-44页 |
·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 第38-39页 |
·完善现行的政治参与制度 | 第38-39页 |
·加强对政府电子政务机制的建设 | 第39页 |
·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健全我国网络伦理规范体系 | 第41-42页 |
·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原则 | 第41页 |
·平等与互惠原则 | 第41-42页 |
·自由和责任原则 | 第42页 |
·知情同意原则 | 第42页 |
·无害原则 | 第42页 |
·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技术性策略 | 第42-44页 |
·利用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空间 | 第42-43页 |
·加速信息化进程,跨越“数字鸿沟”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