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7页 |
1.1.1 电能及其储存 | 第9-11页 |
1.1.2 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第11-13页 |
1.1.3 自然界中的固体碳源及其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13-17页 |
1.2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2.1 选题目的、意义 | 第17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猕猴桃衍生的三维叠片多孔碳气凝胶及其应用于电能储存 | 第19-39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多孔碳气凝胶(CA)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2.2.3 LIB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1页 |
2.2.4 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7页 |
2.3.1 多孔CA的形成 | 第22-23页 |
2.3.2 CAA的表征 | 第23-24页 |
2.3.3 CAs的表征 | 第24-29页 |
2.3.4 锂离子电池(LIB)的电化学性质 | 第29-32页 |
2.3.5 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第32-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腌制法”启发的西红柿衍生分级多孔碳应用于高性能和更安全的超级电容器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2.1 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合成 | 第40页 |
3.2.2 表征 | 第40页 |
3.2.3 电化学性能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制备木质素气凝胶及其高温衍生多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4.2.2 纤维素作为粘结剂的木质素气凝胶的制备 | 第56-57页 |
4.2.3 木质素气凝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57页 |
4.2.4 表征 | 第57页 |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8页 |
4.3.1 木质素气凝胶的形成及表征性能分析 | 第58-64页 |
4.3.2 木质素气凝胶高温碳化物的制备及其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KOH热剥离石墨生产石墨烯及其应用于微电子设备 | 第69-79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5.2.1 石墨烯的合成 | 第70页 |
5.2.2 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造 | 第70-71页 |
5.2.3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方法 | 第71页 |
5.2.4 表征 | 第7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1-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 | 第79-81页 |
6.1 天然生物质固体碳源的不同高温过程制备多孔碳材料 | 第79-80页 |
6.2 生物质微纳单元构筑宏观固体及其高温衍生多孔碳 | 第80页 |
6.3 天然碳单质高温衍生优异多孔碳材料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个人简介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