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丝路文化与民族团结的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文化及丝路文化概念 | 第17-23页 |
一、什么是文化 | 第17-20页 |
(一)文化概念的释义 | 第17-18页 |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 第18-20页 |
二、什么是“丝路文化” | 第20-23页 |
(一)丝路文化的形成 | 第20-22页 |
(二)丝路文化的表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的内涵及意义 | 第23-26页 |
一、民族团结的内涵 | 第23-24页 |
二、民族团结的意义 | 第24-26页 |
(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 | 第24-25页 |
(二)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 | 第25页 |
(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影响分析 | 第26-37页 |
第一节 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影响的历史与现实分析 | 第26-33页 |
一、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历史分析 | 第26-30页 |
(一)河西走廊的社会变迁 | 第27页 |
(二)河西走廊的民族变迁 | 第27-28页 |
(三)从社会变迁和民族变迁看河西走廊民族团结 | 第28-30页 |
二、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现实分析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3-37页 |
一、文化的作用 | 第33-35页 |
二、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一)丝路文化促进河西走廊民族团结的形成 | 第35-36页 |
(二)河西走廊民族团结促进丝路文化的发展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丝路文化对河西走廊民族团结影响研究的启示 | 第37-43页 |
第一节 丝路文化对河西民族团结影响的理论启示 | 第37-39页 |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 第37-38页 |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 第38页 |
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进步的内生力量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丝路文化对沿路民族团结影响的实践启示 | 第39-43页 |
一、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 | 第39-40页 |
二、强化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团结和谐 | 第40-41页 |
三、宣传丝路文化,提高华夏文化影响力 | 第41-42页 |
四、发扬丝路精神,协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