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 波达方向估计发展概况 | 第17-25页 |
1.2.1 传统波达方向估计方法的发展概述 | 第17-19页 |
1.2.2 稀疏表示及其在波达方向估计中的发展概述 | 第19-22页 |
1.2.3 宽带信号波达方向估计发展概述 | 第22-2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5-27页 |
第2章 阵列信号与稀疏表示理论基础 | 第27-41页 |
2.1 阵列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27-32页 |
2.1.1 窄带信号的阵列接收模型 | 第27-29页 |
2.1.2 宽带信号的阵列接收模型 | 第29-31页 |
2.1.3 相干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2.2 稀疏表示理论基础 | 第32-40页 |
2.2.1 稀疏表示模型 | 第32-35页 |
2.2.2 稀疏表示精确重构条件 | 第35-36页 |
2.2.3 稀疏表示经典重构算法 | 第36-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窄带信号脉冲压缩单快拍DOA估计 | 第41-71页 |
3.1 系统模型与脉压数据特性分析 | 第42-46页 |
3.1.1 系统模型 | 第42-44页 |
3.1.2 脉冲压缩后数据的输出特性 | 第44-46页 |
3.2 基于稀疏表示的单快拍DOA估计算法 | 第46-50页 |
3.2.1 DOA估计稀疏表示模型 | 第46-47页 |
3.2.2 基于SR的单快拍DOA估计算法 | 第47-49页 |
3.2.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3.3 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 | 第50-69页 |
3.3.1 LFM信号的脉压系统仿真 | 第50-58页 |
3.3.2 P4码相位编码信号的脉压系统仿真 | 第58-65页 |
3.3.3 雷达实测数据处理 | 第65-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基于降维稀疏表示的窄带信号二维DOA估计 | 第71-96页 |
4.1 信号模型与直接稀疏表示的二维DOA估计 | 第71-74页 |
4.1.1 信号模型 | 第71-73页 |
4.1.2 直接稀疏表示的二维DOA估计 | 第73-74页 |
4.2 基于降维稀疏表示的二维DOA估计方法 | 第74-80页 |
4.2.1 降维稀疏表示DOA估计方法 | 第74-77页 |
4.2.2 基于子字典空间谱重构的角度配对方案 | 第77-80页 |
4.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80-81页 |
4.3.1 克拉美劳下界 | 第80页 |
4.3.2 复杂度分析 | 第80-81页 |
4.4 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 | 第81-95页 |
4.4.1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1-92页 |
4.4.2 雷达实测数据处理 | 第92-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宽带信号DOA估计 | 第96-138页 |
5.1 引言 | 第96-97页 |
5.2 基于匹配滤波和稀疏表示的宽带信号DOA估计 | 第97-109页 |
5.2.1 基于匹配滤波的宽带信号的DOA估计模型 | 第97-102页 |
5.2.2 基于匹配滤波的正则化FOCUSS算法 | 第102-104页 |
5.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9页 |
5.3 基于分数域模型和稀疏表示的宽带LFM信号DOA估计 | 第109-129页 |
5.3.1 宽带LFM信号DOA估计时域模型 | 第110-112页 |
5.3.2 宽带LFM信号DOA估计分数域模型 | 第112-115页 |
5.3.3 基于分数域稀疏模型的DOA估计方法 | 第115-118页 |
5.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9页 |
5.4 基于修正分数域稀疏模型的网格失配DOA估计算法 | 第129-137页 |
5.4.1 网格失配下的信号模型 | 第129-130页 |
5.4.2 基于交替下降迭代的网格失配DOA估计算法 | 第130-132页 |
5.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32-1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结论 | 第138-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