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恒变温影响长白山两种森林土壤的漆酶活力探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2页
第一章 恒变温影响长白山两种森林土壤的漆酶活力探究第12-22页
    1.1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SOM)概述第12-13页
    1.2 森林土壤酶与有机质的周转影响第13-14页
    1.3 森林土壤漆酶的基础研究第14页
    1.4 森林土壤漆酶的来源第14-16页
        1.4.1 植物漆酶第14-15页
        1.4.2 微生物漆酶第15-16页
        1.4.3 动物漆酶第16页
        1.4.4 漆酶同工酶第16页
    1.5 森林土壤漆酶的结构特性第16-18页
        1.5.1 漆酶的结构第16-17页
        1.5.2 漆酶的理化性质第17页
        1.5.3 漆酶的催化氧化功能第17-18页
    1.6 漆酶的应用第18-21页
        1.6.1 食品工艺第18-19页
        1.6.2 造纸及废水处理工艺第19页
        1.6.3 生物修复工艺第19-20页
        1.6.4 有机物合成第20页
        1.6.5 生物传感器第20页
        1.6.6 生物能源第20-21页
    1.7 森林土壤漆酶活力的测定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长白山两种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2.1 供试样品第22-23页
        2.2.2 实验方法第23页
        2.2.3 分析测定方法第23-25页
        2.2.4 数据表达与分析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29页
        2.3.1 土壤全碳氮、碱解氮、速效磷、pH值及水溶性碳第25-26页
        2.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第26-27页
        2.3.3 土壤呼吸及呼吸熵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恒变温影响长白山不同培养时间的漆酶活力第30-42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2.1 供试样品第30页
        3.2.2 实验方法第30页
        3.2.3 漆酶活力的定义第30-31页
        3.2.4 漆酶活力的计算第31页
        3.2.5 数据表达及分析第31-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3.3.1 非线性拟合示例第32-33页
        3.3.2 原位土壤漆酶活力变化第33-34页
        3.3.3 培养一个月土壤漆酶活力变化第34-36页
        3.3.4 培养两个月土壤漆酶活力变化第36-38页
        3.3.5 培养四个月土壤漆酶活力变化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恒变温影响长白山不同林型的漆酶活力第42-47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筒式加热炉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Co-Zn铁氧体的制备及热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