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广播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 第12-13页 |
1.2.2 GNSS数据质量检查研究 | 第13页 |
1.2.3 磁暴对电离层TEC的扰动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GNSS电离层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5-29页 |
2.1 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 电离层投影函数 | 第16-17页 |
2.3 实测电离层信息的提取 | 第17-18页 |
2.3.1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 第18页 |
2.3.2 精确提取 | 第18页 |
2.4 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算法 | 第18-27页 |
2.4.1 GPS KLOBUCHAR模型 | 第18-20页 |
2.4.2 北斗区域广播电离层模型 | 第20-22页 |
2.4.3 北斗全球广播电离层模型 | 第22-25页 |
2.4.4 伽利略全球广播电离层模型 | 第25-27页 |
2.5 硬件延迟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 第29-39页 |
3.1 DCB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 第29-32页 |
3.2 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 第32-35页 |
3.2.1 全球模型分析 | 第32-34页 |
3.2.2 区域模型分析 | 第34-35页 |
3.3 太阳活动高低年电离层模型VTEC比对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观测数据异常对评估广播电离层模型的影响分析 | 第39-50页 |
4.1 数据质量检核流程及方法 | 第39-41页 |
4.1.1 信噪比 | 第39-40页 |
4.1.2 电离层延迟 | 第40页 |
4.1.3 电离层延迟变化率 | 第40页 |
4.1.4 多路径效应 | 第40-41页 |
4.2 观测站数据质量异常的检核与分析 | 第41-44页 |
4.3 数据质量异常对评估电离层模型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4-47页 |
4.3.1 数据异常对参考基准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2 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4.4 数据质量异常对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磁暴对电离层TEC扰动及模型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0-71页 |
5.1 磁暴简介 | 第50-51页 |
5.2 小磁暴对电离层TEC扰动及模型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1-59页 |
5.2.1 磁暴对全球电离层TEC扰动的影响 | 第51-54页 |
5.2.2 磁暴对基准VTEC信息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5.2.3 磁暴对模型改正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56-58页 |
5.2.4 小磁暴对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5.3 大磁暴对电离层TEC扰动及模型修正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59-69页 |
5.3.1 大磁暴对全球电离层TEC扰动量变化分析 | 第61-64页 |
5.3.2 观测站数据质量分析 | 第64-66页 |
5.3.3 对测站穿刺点处的VTEC信息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4 磁暴对电离层模型性能评估的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4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1-72页 |
6.2 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