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属性基加密体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1.2 密码学简介 | 第9-12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3.1 属性基加密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3.2 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3 分层的属性基加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密码学基础知识 | 第19-28页 |
| 2.1 基础知识 | 第19-20页 |
| 2.1.1 群 | 第19页 |
| 2.1.2 双线性对 | 第19-20页 |
| 2.1.3 拉格朗日多项式 | 第20页 |
| 2.1.4 访问结构 | 第20页 |
| 2.2 困难性假设 | 第20-23页 |
| 2.3 计算复杂度理论 | 第23页 |
| 2.4 可证明安全理论 | 第23-25页 |
| 2.4.1 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24-25页 |
| 2.4.2 标准模型 | 第25页 |
| 2.5 线性秘密共享 | 第25-26页 |
| 2.6 分层的秘密共享 | 第26-27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可撤销的分层属性基加密方案 | 第28-40页 |
| 3.1 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 3.2 形式化定义 | 第29-30页 |
| 3.3 安全模型 | 第30-31页 |
| 3.4 具体方案构造 | 第31-35页 |
| 3.5 安全性证明 | 第35-38页 |
| 3.6 效率分析 | 第38-39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无授权中心的分层属性基加密方案 | 第40-49页 |
| 4.1 研究背景 | 第40-41页 |
| 4.2 形式化定义 | 第41页 |
| 4.3 安全性模型 | 第41-42页 |
| 4.4 具体构造方案 | 第42-44页 |
| 4.5 安全性证明 | 第44-47页 |
| 4.6 效率分析 | 第47-48页 |
| 4.7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