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内经》中的脾脑相关思想探析 | 第13-22页 |
1 《内经》对脾及其相关病证的认识 | 第13-14页 |
1.1 《内经》对脾的生理功能及特性的认识 | 第13页 |
1.2 《内经》对脾的相关病证的认识 | 第13-14页 |
2 《内经》对脑及脑水肿的认识 | 第14-17页 |
2.1 《内经》对脑的认识 | 第14-15页 |
2.2 《内经》对脑水肿的认识 | 第15-17页 |
3 《内经》对脾脑相关的认识 | 第17-19页 |
3.1 脾与脑(髓)的充养及功能密切相关 | 第17-18页 |
3.2 脾与脑通过经络相关联 | 第18页 |
3.3 脾与脑在情志上相关联 | 第18-19页 |
3.3.1 脾胃为情志生化之源 | 第18-19页 |
3.3.2 脑为髓之海而主神明 | 第19页 |
3.3.3 脾脑情志相关的现代研究 | 第19页 |
4 脑病从脾论治的可行性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1.1.2 药物制备 | 第22页 |
1.1.3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1.1.4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1.2.1 动物造模前初分组 | 第24页 |
1.2.2 动物模型制备 | 第24-25页 |
1.2.3 造模后分组及给药 | 第25-26页 |
1.2.4 动物取材 | 第26页 |
1.2.4.1 免疫组化取材 | 第26页 |
1.2.4.2 脑组织 EB 含量检测取材 | 第26页 |
1.2.4.3 Westernblot及RT-PCR | 第26页 |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26-31页 |
1.3.1 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第26-27页 |
1.3.2 伊文思蓝法检测BBB通透性 | 第27页 |
1.3.3 各组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表达的检测(免疫组化) | 第27-28页 |
1.3.4 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缺血侧脑皮质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含量 | 第28页 |
1.3.5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法检测脑组织OccludinClaudin-1、ZO-1mRNA含量 | 第28-31页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1 健脾益气利水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 第32页 |
2 脑组织中EB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3 健脾益气利水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3-35页 |
4 健脾益气利水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脑皮质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5 健脾益气利水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Occludin、Claudin-1、ZO-1mRNA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9-50页 |
1 中医对脑水肿的认识 | 第39-41页 |
1.1 脑水肿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39-40页 |
1.2 中医药治疗脑水肿的研究 | 第40-41页 |
2 现代医学对脑水肿的认识 | 第41页 |
3 紧密连接蛋白与缺血性脑水肿 | 第41-46页 |
3.1 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 | 第41-42页 |
3.2 脑缺血损伤脑水肿与BBB通透性的关系 | 第42-43页 |
3.3 脑缺血损伤脑水肿与紧密连接蛋白的关系 | 第43-46页 |
3.3.1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与血脑屏障的关系 | 第43-44页 |
3.3.2 缺血性脑水肿与紧密连接蛋白的关系 | 第44-46页 |
4 健脾益气利水方抗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理 | 第46-50页 |
4.1 健脾益气利水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作用 | 第46-48页 |
4.2 健脾益气利水方对脑缺血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作用探讨 | 第48页 |
4.3 健脾益气利水方对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综述 | 第56-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2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