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国内外AL-ZN-MG-CU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 AL-ZN-MG-CU合金的成分 | 第12-14页 |
1.2.1 主要元素对其作用 | 第12-13页 |
1.2.2 微量元素对其作用 | 第13-14页 |
1.3 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1.4 铝合金DC铸造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1.5 平面凝固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1.5.1 平面凝固简介 | 第16-17页 |
1.5.2 国外平面凝固研究成果 | 第17-20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铝合金平面打印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22-34页 |
2.1 数值模拟的过程和方法 | 第22-25页 |
2.2 平面打印铸造过程中流场与温度场的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2.3 平面打印过程中凝固的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数学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第28-29页 |
2.5 流场与温度场的边界条件 | 第29-31页 |
2.6 动网格技术 | 第31-34页 |
2.6.1 动网格技术概述 | 第31-33页 |
2.6.2 平面打印动网格条件 | 第33-34页 |
第3章 平面凝固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34-55页 |
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 平面打印模拟的物性参数 | 第35-36页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54页 |
3.3.1 浇口移动速度的影响 | 第37-46页 |
3.3.2 再浇铸前冷却时间的影响 | 第46-49页 |
3.3.3 第二阶段铸造速度的影响 | 第49-52页 |
3.3.4 第三阶段铸造速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7050铝合金铸锭平面打印的实现 | 第55-74页 |
4.1 铸造过程实验设备和方法 | 第55-63页 |
4.1.1 平面凝固铸造设备 | 第55-61页 |
4.1.2 实验合金的熔炼 | 第61-62页 |
4.1.3 平面打印铸造方法 | 第62-63页 |
4.2 平面打印工艺分析 | 第63-66页 |
4.2.0 不同流槽分流方式的比较 | 第63-64页 |
4.2.1 不同堵头分流铸锭比较 | 第64-65页 |
4.2.2 不同再浇铸温度的比较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4.3.1 测温设备和测温点的位置 | 第66-67页 |
4.3.2 温度场分析 | 第67-73页 |
4.3.3 微观组织分析 | 第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