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多频带功率放大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2-14页 |
2 功率放大器的理论分析 | 第14-32页 |
2.1 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 | 第14-16页 |
2.2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 第16-22页 |
2.2.1 A类放大器 | 第16-17页 |
2.2.2 B类放大器 | 第17-18页 |
2.2.3 AB类放大器 | 第18-19页 |
2.2.4 C类放大器 | 第19页 |
2.2.5 D、E、F、J类放大器 | 第19-22页 |
2.3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2-29页 |
2.3.1 放大器的稳定性 | 第22-24页 |
2.3.2 增益和增益平坦度 | 第24页 |
2.3.3 放大器的带宽 | 第24页 |
2.3.4 输出功率及 1dB压缩点 | 第24-25页 |
2.3.5 互调失真、幅度和相位失真 | 第25-28页 |
2.3.6 效率 | 第28页 |
2.3.7 邻信道功率比(ACPR) | 第28-29页 |
2.4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 | 第29-31页 |
2.4.1 负载牵引 | 第29-30页 |
2.4.2 匹配网络 | 第30页 |
2.4.3 偏置电路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多频带功放的设计理论 | 第32-44页 |
3.1 基于分立元件结构的多频带设计 | 第32-35页 |
3.2 基于微带线的多频带变换器设计 | 第35-38页 |
3.3 基于T型和双边枝节传输线的双频带电路分析 | 第38-42页 |
3.3.1 T型微带线的双频带电路分析 | 第38-40页 |
3.3.2 双边微带枝节线的双频带电路分析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双频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第44-70页 |
4.11.8/2.5GHZ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第44-58页 |
4.1.1 驱动级设计 | 第44-48页 |
4.1.2 末级功放设计 | 第48-58页 |
4.2 双频带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 第58-61页 |
4.32.4/3.35GHZ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第61-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7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