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电催化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原理第12-13页
    1.3 改性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3-15页
    1.4 新型Bi基光催化剂第15-18页
        1.4.1 BiPO_4光催化剂第15-16页
        1.4.2 BiOCl光催化剂第16-17页
        1.4.3 Bi_4Ti_3O_(12)光催化剂第17-18页
    1.5 新型Bi基光催化剂应用第18-19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氧缺陷BiPO_4纳米粒子提高光催化活性第21-32页
    2.1 实验部分第21-22页
        2.1.1 BiP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1页
        2.1.2 氧缺失的BiP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1-22页
    2.2 催化剂的表征部分第22-31页
        2.2.1 SEM分析第22-23页
        2.2.2 TEM分析第23-24页
        2.2.3 XRD分析第24页
        2.2.4 XPS分析第24-25页
        2.2.5 拉曼光谱分析第25-26页
        2.2.6 紫外可见分析第26-28页
        2.2.7 电化学分析第28-30页
        2.2.8 光催化机理第30-31页
    2.3 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表面等离子和氧空位的协同作用提高Ag/BiOCl可见光催化活性第32-42页
    3.1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1.1 BiOCl纳米片的制备第32页
        3.1.2 Ag/BiOCl纳米片的制备第32-33页
    3.2 催化剂的表征第33-41页
        3.2.1 SEM分析第33-35页
        3.2.2 TEM分析第35页
        3.2.3 XRD分析第35-36页
        3.2.4 XPS分析第36-37页
        3.2.5 紫外可见分析第37-39页
        3.2.6 电化学分析第39-40页
        3.2.7 光催化机理第40-41页
    3.3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Bi_4Ti_3O_(12)纳米片通过Ag/AgCl修饰增强光催化效果第42-55页
    4.1 实验部分第42-43页
        4.1.1 Bi_4Ti_3O_(12)纳米片的制备第42-43页
        4.1.2 Ag/AgCl改性Bi_4Ti_3O_(12)纳米片的制备第43页
    4.2 催化剂的表征部分第43-54页
        4.2.1 SEM分析第44页
        4.2.2 XRD分析第44-45页
        4.2.3 TEM分析第45-46页
        4.2.4 XPS分析第46-47页
        4.2.5 紫外可见分析第47-48页
        4.2.6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48-52页
        4.2.7 电化学分析第52-53页
        4.2.8 光催化机理第53-54页
    4.3 结论第54-55页
第五章 Ag2O/Bi_4Ti_3O_(12)纳米片上形成p-n异质结提高光催化活性第55-62页
    5.1 实验部分第55-5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5.2.1 SEM分析第56页
        5.2.2 TEM分析第56-57页
        5.2.3 XRD分析第57-58页
        5.2.4 XPS分析第58页
        5.2.5 紫外可见分析第58-59页
        5.2.6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59页
        5.2.7 电化学分析第59-60页
        5.2.8 光催化机理第60-61页
    5.3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氢化卟啉和补骨脂素的激发态及精细结构光谱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定量测定轻烧氧化镁的活性及活性对烧结镁砂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