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3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现状及流转税税负情况分析 | 第14-22页 |
| 2.1 概况介绍 | 第14页 |
| 2.2 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 | 第14-19页 |
| 2.2.1 经营情况 | 第14-16页 |
| 2.2.2 财务状况 | 第16-19页 |
| 2.3 “营改增”后流转税税负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 2.3.1 流转税税负总体情况 | 第19-20页 |
| 2.3.2 进项税现状 | 第20页 |
| 2.3.3 销项税现状 | 第20-21页 |
| 2.3.4 流转税税负现状评述及存在问题 | 第2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营改增”前后进项税变化比较 | 第22-33页 |
| 3.1 “营改增”前进项税情况 | 第22-23页 |
| 3.1.1 进项税业务类别 | 第22-23页 |
| 3.1.2 进项抵扣范围 | 第23页 |
| 3.2 “营改增”后进项税情况 | 第23-31页 |
| 3.2.1 进项抵扣范围 | 第23-24页 |
| 3.2.2 进项抵扣结构 | 第24-31页 |
| 3.3 “营改增”前后进项税情况比较 | 第31页 |
| 3.3.1 进项抵扣范围的变化 | 第31页 |
| 3.3.2 进项税额的变化 | 第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4章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营改增”前后销项税变化比较 | 第33-39页 |
| 4.1 “营改增”前销项税情况 | 第33-34页 |
| 4.1.1 征税范围 | 第33-34页 |
| 4.1.2 计税方式 | 第34页 |
| 4.2 “营改增”后销项税情况 | 第34-36页 |
| 4.2.1 征税范围 | 第34-35页 |
| 4.2.2 计税方式 | 第35-36页 |
| 4.3 “营改增”前后销项税情况比较 | 第36-38页 |
| 4.3.1 征税范围和计税方式的变化 | 第36-37页 |
| 4.3.2 销项税额的变化 | 第37-3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5章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 第39-46页 |
| 5.1 影响税负变化的因素 | 第39-41页 |
| 5.1.1 影响进项税的因素 | 第39-40页 |
| 5.1.2 影响销项税的因素 | 第40-41页 |
| 5.2 建行黑龙江省分行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 第41-44页 |
| 5.2.1 对模糊政策寻求有利解释 | 第41页 |
| 5.2.2 业务管理中将税负作为必要考量 | 第41-42页 |
| 5.2.3 提升员工取得进项抵扣凭证的能力 | 第42-44页 |
| 5.3 完善银行业增值税政策的建议 | 第44-45页 |
| 5.3.1 针对银行业特点出台实施细则 | 第44页 |
| 5.3.2 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开专票的范围 | 第44-4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后记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