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外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3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 | 第13-23页 |
2.1 东营市配电网现状 | 第13-18页 |
2.1.1 一次网架现状 | 第15-17页 |
2.1.2 一次设备现状 | 第17-18页 |
2.2 东城区配电网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2.3 配电通信网现状 | 第18-20页 |
2.3.1 东城区配电通信网现状 | 第18-20页 |
2.3.2 10千伏、0.4千伏通信接入网现状 | 第20页 |
2.4 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2.4.1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求 | 第20-21页 |
2.4.2 通信业务带宽需求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一次网架优化改造 | 第23-29页 |
3.1 一次网架优化改造思路 | 第23页 |
3.2 一次网架优化改造方法案例 | 第23-24页 |
3.3 线路优化方法案例 | 第24-26页 |
3.4 一次网架改造整体实施 | 第26-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 | 第29-39页 |
4.1 系统架构模式 | 第29-30页 |
4.2 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4.3 配电主站系统设计 | 第31-35页 |
4.3.1 主站系统需求 | 第31-32页 |
4.3.2 主站系统图模模型 | 第32页 |
4.3.3 主站系统功能软件结构 | 第32-34页 |
4.3.4 主站硬件结构 | 第34-35页 |
4.4 配电终端层系统建设 | 第35-38页 |
4.4.1 建设思路 | 第35页 |
4.4.2 终端选型 | 第35页 |
4.4.3 环网柜站所终端DTU建设 | 第35-37页 |
4.4.4 柱上开关FTU建设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设计 | 第39-52页 |
5.1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结构 | 第39-40页 |
5.2 基于EPON的接入层配电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 第40-41页 |
5.3 光分配网络结构设计 | 第41-45页 |
5.3.1 双主站双光链型,“手拉手”保护方式设计 | 第42-43页 |
5.3.2 单主站双光环型保护方式设计 | 第43-44页 |
5.3.3 单主站单光星型保护方式设计 | 第44-45页 |
5.4 EPON配电通信网络架构 | 第45-46页 |
5.5 基于TD-LTE的接入层配电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 第46-49页 |
5.5.1 TD-LTE技术分析 | 第46-47页 |
5.5.2 TD-LTE网络规划中的需求分析 | 第47页 |
5.5.3 TD-LTE网络覆盖估算和容量估算 | 第47-48页 |
5.5.4 TD-LTE组网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5.6 基于Wi-Fi的配电通信网络延伸方案 | 第49-51页 |
5.6.1 Wi-Fi技术分析 | 第49-50页 |
5.6.2 延伸组网方案设计 | 第50-5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