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Achmatowicz重排反应研究总结 | 第9-18页 |
1.2.1 溴或N-溴代丁二酰亚胺促进的Achmatowicz重排反应 | 第9-11页 |
1.2.2 环氧化促进的Achmatowicz重排反应 | 第11-14页 |
1.2.3 金属参与的Achmatowicz重排反应 | 第14页 |
1.2.4 单电子转移(SET)氧化的Achmatowicz重排 | 第14-16页 |
1.2.5 酶促进的Achmatowicz重排 | 第16页 |
1.2.6 过氧单磺酸钾促进的Achmatowicz重排 | 第16-18页 |
1.3 环状过氧化物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烯烃的反式双羟基化 | 第18页 |
1.3.2 烯烃的反式双氧化反应 | 第18-19页 |
1.3.3 C-O偶联反应 | 第19-20页 |
1.4 光化学和可见光催化剂 | 第20-28页 |
1.4.1 激发态催化剂离子淬灭路径 | 第20-21页 |
1.4.2 三类光化学反应转化实例 | 第21-28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9-33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3 实验常规溶剂纯化 | 第30-31页 |
2.3.1 部分溶剂的纯化方法 | 第30-31页 |
2.3.2 部分显色剂的配置 | 第31页 |
2.4 实验分析与表征 | 第31-33页 |
第3章 卤化物催化的Achmatowicz重排反应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热化学条件筛选实验操作 | 第33页 |
3.3 热化学法条件筛选 | 第33-37页 |
3.3.1 热化学反应溶剂的筛选 | 第33-34页 |
3.3.2 热化学反应氧化剂的筛选 | 第34-35页 |
3.3.3 热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筛选 | 第35-36页 |
3.3.4 热化学法反应温度的筛选 | 第36-37页 |
3.4 热化学条件底物扩展 | 第37-39页 |
3.5 本章节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5.1 氢化铝锂还原法合成呋喃醇 | 第39页 |
3.5.2 呋喃/正丁基锂合成法合成呋喃醇 | 第39-40页 |
3.5.3 糠醛/格氏试剂法合成呋喃醇 | 第40页 |
3.5.4 底物3-羟基-3-(2-呋喃基)羟基丙酸乙酯合成 | 第40页 |
3.5.5 底物4-羟基-4-(2-呋喃基)-2-丁酮合成 | 第40-41页 |
3.5.6 底物5-(苯基)-2-呋喃甲醇合成 | 第41页 |
3.5.7 底物5-(苯基)-2-呋喃-1-戊醇合成 | 第41页 |
3.6 克级别规模底物拓展操作 | 第41-42页 |
3.7 机理的探讨 | 第42页 |
3.8 化合物表征结果 | 第42-4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可见光催化剂催化Achmatowicz重排反应 | 第48-63页 |
4.1 引言 | 第48-50页 |
4.1.1 过渡金属复合物光催化剂 | 第48-49页 |
4.1.2 荧光淬灭实验 | 第49-50页 |
4.2 光化学条件筛选实验操作 | 第50页 |
4.3 光化学条件筛选操作 | 第50-53页 |
4.4 光化学条件的底物扩展 | 第53-54页 |
4.5 光化学法的机理探讨 | 第54页 |
4.6 本章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4.6.1 环戊基丙二酰过氧化物(MPO)的合成 | 第54-55页 |
4.6.2 二甲基丙二酰过氧化物(MMPO)的合成 | 第55-56页 |
4.6.3 3,4-二氯邻苯二甲酰过氧化物(Cl-PPO)的合成 | 第56页 |
4.6.4 光催化剂Ir[dF(CF3)ppy]2(dtbbpy)PF6合成 | 第56-57页 |
4.7 克级别规模底物拓展操作 | 第57页 |
4.8 化合物表征结果 | 第57-6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73-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