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企鹅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2 斑嘴环企鹅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1.2.1 斑嘴环企鹅的形态特征 | 第11页 |
1.2.2 斑嘴环企鹅的饲养繁殖特性 | 第11页 |
1.2.3 斑嘴环企鹅的分布与种群现状 | 第11-12页 |
1.3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第12-13页 |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3 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的衡量参数 | 第13-15页 |
1.3.4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第15页 |
1.4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 | 第15-16页 |
1.4.1 线粒体DNA | 第15-16页 |
1.4.2 线粒体DNA在鸟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5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1.5.1 微卫星 | 第16-17页 |
1.5.2 微卫星DNA分子位点的选择 | 第17页 |
1.5.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鸟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1.6 亲权关系鉴定 | 第17-19页 |
1.6.1 亲权关系鉴定原理 | 第18页 |
1.6.2 亲权鉴定方法 | 第18页 |
1.6.3 亲权关系鉴定参数 | 第18-19页 |
1.7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3.1.1 羽毛样本采集 | 第22页 |
3.1.2 血液样本采集 | 第22页 |
3.2 DNA提取、检测、保存 | 第22-23页 |
3.2.1 DNA提取 | 第22-23页 |
3.2.2 DNA检测 | 第23页 |
3.2.3 稀释与保存 | 第23页 |
3.3 DNA引物合成与稀释保存 | 第23-24页 |
3.3.1 线粒体D-Loop区DNA序列合成 | 第23页 |
3.3.2 微卫星DNA引物序列合成 | 第23-24页 |
3.3.3 性别鉴定引物合成 | 第24页 |
3.3.4 引物稀释保存 | 第24页 |
3.4 PCR扩增 | 第24-25页 |
3.4.1 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扩增 | 第24页 |
3.4.2 微卫星DNA扩增 | 第24页 |
3.4.3 性别鉴定基因扩增 | 第24-25页 |
3.5 扩增产物处理 | 第25页 |
3.5.1 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部分扩增产物和微卫星DNA扩增产物处理 | 第25页 |
3.5.2 性别鉴定基因扩增产物处理 | 第25页 |
3.6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3.6.1 mtDNA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6.2 核DNA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6-40页 |
4.1 DNA提取结果 | 第26页 |
4.2 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 | 第26-31页 |
4.2.1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第26-27页 |
4.2.2 测序峰值 | 第27-28页 |
4.2.3 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元型多样性 | 第28页 |
4.2.4 各单倍型遗传距离与进化树 | 第28-30页 |
4.2.5 种群间比较 | 第30-31页 |
4.3 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 | 第31-37页 |
4.3.1 微卫星位点选择 | 第31-32页 |
4.3.2 毛细电泳结果与初步分型、无效等位基因检测 | 第32-33页 |
4.3.3 各位点基本遗传信息 | 第33-34页 |
4.3.4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34页 |
4.3.5 个体杂合度、标准个体杂合度和群体杂合度 | 第34-36页 |
4.3.6 个体的近交系数研究 | 第36-37页 |
4.4 性别鉴定 | 第37页 |
4.5 种群分析 | 第37-38页 |
4.6 微卫星位点亲权鉴定有效性分析 | 第38页 |
4.7 亲子鉴定 | 第38-40页 |
5 讨论 | 第40-42页 |
5.1 羽毛样品取样与血样样品分析 | 第40页 |
5.2 当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第40-41页 |
5.3 亲子鉴定的系统评估 | 第41页 |
5.4 斑嘴环企鹅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