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概述 | 第9-11页 |
1.1.1 悬臂施工发展 | 第9页 |
1.1.2 悬臂施工特点 | 第9-10页 |
1.1.3 悬臂施工方法的分类 | 第10页 |
1.1.4 悬臂浇筑法与悬臂拼装法的比较 | 第10-11页 |
1.2 悬臂浇筑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1.3 研究状况及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徐变计算 | 第16-23页 |
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16-18页 |
2.1.1 影响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 | 第16页 |
2.1.2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16-18页 |
2.2 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强度 | 第18-20页 |
2.3 混凝土徐变计算 | 第20-21页 |
2.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转化后弯矩的重分布计算 | 第21-22页 |
2.5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工程实例和有限元模型 | 第23-30页 |
3.1 工程实例 | 第23-26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3.1.2 基本资料 | 第23-26页 |
3.2 有限元模型 | 第26-29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3.2.2 模型参数的调整 | 第27-29页 |
3.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性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第30-88页 |
4.1 混凝弹土性模量对成桥阶段挠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施工阶段挠度的影响 | 第31-40页 |
4.3 一个现浇块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性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第40-56页 |
4.3.1 对悬臂根部应力的影响 | 第41-46页 |
4.3.2 对跨中应力的影响 | 第46-51页 |
4.3.3 对最大悬臂端应力的影响 | 第51-56页 |
4.4 连续两个现浇块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性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第56-71页 |
4.4.1 对悬臂根部应力的影响 | 第56-61页 |
4.4.2 对跨中应力的影响 | 第61-66页 |
4.4.3 对最大悬臂端应力的影响 | 第66-71页 |
4.5 连续三个现浇块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性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第71-86页 |
4.5.1 对悬臂根部应力的影响 | 第72-76页 |
4.5.2 对跨中应力的影响 | 第76-81页 |
4.5.3 对最大悬臂端应力的影响 | 第81-86页 |
4.6 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展望 | 第89-91页 |
附录A 拆除支架及挂篮后挠度差值曲线图 | 第9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