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理论意义第10-11页
     ·现实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第2章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的现状与任务第13-23页
   ·风险管理的内涵第13-14页
   ·道德风险第14-15页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为上第15页
     ·“诚信”二字被束之高阁第15页
   ·专业风险第15-17页
     ·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职能部门的严格审批第16页
     ·高校的正确定位与观念创新第16-17页
     ·学生转变观念与主动适应第17页
   ·学业风险第17-19页
     ·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第18页
     ·专业设置的问题第18页
     ·学业成就评价标准及考试方法第18-19页
     ·欠缴学费等问题带来的学业风险第19页
   ·人身安全风险第19-20页
   ·就业风险第20-23页
     ·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造成就业信息失效第21页
     ·专业设置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就业失衡第21页
     ·国内外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风险第21页
     ·大学生自身就业意识薄弱以及自身素质造成就业风险第21-23页
第3章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3-29页
   ·社会原因第23-25页
     ·高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第23页
     ·法制建设薄弱,缺乏完善的应急保障第23-24页
     ·国际以及国内一些政治事件的影响第24页
     ·较低的信息透明度,缺乏对舆论功效的正确认识第24页
     ·网络、媒体的谣言的影响第24页
     ·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思潮的影响第24-25页
   ·学校原因第25-26页
     ·忽视隐性风险管理第25页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预防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第25页
     ·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25-26页
     ·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日常管理第26页
   ·大学生自身原因第26-29页
     ·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不够成熟第26-27页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不够完备第27页
     ·大学生的诉求协商途径不完善第27页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导致其行为易冲动第27页
     ·不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干预机制第27-29页
第4章 构建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框架第29-40页
   ·建设高校风险评估体系第29-30页
     ·建设组织风险评估体系第29-30页
     ·高校组织的特点及可建立基本假设第30页
   ·构建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第30-40页
     ·高校风险评估基本框架第30-31页
     ·基于战略管理的高校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第31-34页
     ·战略分析基础上制定的高校风险管理基本框架第34-37页
     ·基于战略评价的高校风险管理基本框架第37-40页
第5章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对策第40-46页
   ·以人为本,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第40页
   ·加强内部控制和预防及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第40-42页
   ·建立健全诉求表达与谈判协商机制第42页
   ·建立大学生风险、危机心理干预机制第42-43页
   ·建立内控评价机制与舆论引导机制第43页
   ·建立健全群体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第43-44页
   ·构建协调与渗透机制第44页
   ·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保障机制第44-4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东北三省体育学院非体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