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中心项目生态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生态建筑的提出背景 | 第9-10页 |
1.1.2 社区中心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生态建筑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2 生态建筑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2.1 生态建筑理论 | 第20-24页 |
2.1.1 概念定义 | 第20-21页 |
2.1.2 生态建筑技术 | 第21页 |
2.1.3 生态建筑技术评价指标 | 第21-24页 |
2.2 生态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第24-31页 |
2.2.1 成本效益分析概念 | 第24-25页 |
2.2.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2.3 生态建筑成本与效益的构成 | 第26页 |
2.2.4 生态建筑成本效益计算 | 第26-30页 |
2.2.5 生态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社区中心项目的生态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 第31-54页 |
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第31-37页 |
3.1.1 土地利用 | 第31-32页 |
3.1.2 室外环境 | 第32-35页 |
3.1.3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 第35-36页 |
3.1.4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 第36-37页 |
3.1.5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37页 |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第37-42页 |
3.2.1 建筑与围护结构 | 第37-39页 |
3.2.2 供暖、通风与空调 | 第39-40页 |
3.2.3 照明与电气 | 第40页 |
3.2.4 能量综合利用 | 第40-41页 |
3.2.5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41-42页 |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第42-44页 |
3.3.1 节水系统 | 第42-43页 |
3.3.2 节水器具与设备 | 第43页 |
3.3.3 非传统水源利用 | 第43-44页 |
3.3.4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44页 |
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44-47页 |
3.4.1 节材设计 | 第44-45页 |
3.4.2 材料选用 | 第45-47页 |
3.4.3 成本效益指标小节 | 第47页 |
3.5 室内环境质量 | 第47-50页 |
3.5.1 室内声环境 | 第47页 |
3.5.2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 第47-48页 |
3.5.3 室内热湿环境 | 第48-49页 |
3.5.4 室内空气质量 | 第49页 |
3.5.5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49-50页 |
3.6 施工管理 | 第50-53页 |
3.6.1 环境保护 | 第50-51页 |
3.6.2 资源节约 | 第51-52页 |
3.6.3 过程管理 | 第52页 |
3.6.4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52-53页 |
3.7 运营管理 | 第53-54页 |
3.7.1 管理制度 | 第53页 |
3.7.2 技术管理 | 第53页 |
3.7.3 成本效益指标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社区中心项目案例分析 | 第54-74页 |
4.1 第X社区中心实证分析 | 第54-74页 |
4.1.1 项目概况 | 第54-55页 |
4.1.2 项目生态建筑成本效益计算 | 第55-71页 |
4.1.3 项目生态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 第71-7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