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庐州府宗族对内社会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章 清代庐州府宗族发展概况 | 第18-48页 |
第一节 庐州府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 | 第18-26页 |
一、江淮交通孔道 | 第18-20页 |
二、圩田的普遍发展 | 第20-23页 |
三、文武并举的风俗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庐州府宗族的来源和发展 | 第26-48页 |
一、宗族的迁入及其原因 | 第27-44页 |
二、晚清军功宗族的壮大 | 第44-48页 |
第二章 庐州府宗族对内实施控制的主体 | 第48-59页 |
第一节 以族长为实施控制的核心 | 第48-54页 |
一、族长掌控宗族管理权 | 第48-50页 |
二、宗子享有宗族祭祀权 | 第50-52页 |
三、房长掌管各房事宜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控制主体从个人向集体转型 | 第54-59页 |
一、宗族绅士掌控重要族务 | 第54-56页 |
二、普通族众参与管理的变化 | 第56-59页 |
第三章 庐州府宗族对族产的社会控制 | 第59-75页 |
第一节 宗族对族田的经营管理 | 第59-64页 |
一、严格保护族田的产权 | 第59-61页 |
二、族田的经营模式 | 第61-62页 |
三、加强族田收支管理 | 第62-64页 |
第二节 宗族对坟地开展保护 | 第64-75页 |
一、宗族保护坟地的原因 | 第64-65页 |
二、订立各种保护规条 | 第65-67页 |
三、绘制坟图开展保护 | 第67-69页 |
四、雇佣看坟人守护 | 第69-70页 |
五、多渠道解决纠纷 | 第70-75页 |
第四章 庐州府宗族对思想行为的控制 | 第75-100页 |
第一节 隆重祭祀与慎重修谱 | 第75-92页 |
一、祠祭与坟祭并行 | 第75-81页 |
二、定期编修族谱 | 第81-92页 |
第二节 软硬两手规范族人的行为 | 第92-100页 |
一、竭力鼓励忠孝节义 | 第92-96页 |
二、严厉惩罚违规败俗 | 第96-100页 |
第五章 庐州府宗族推进族众发展 | 第100-106页 |
第一节 努力兴学助教 | 第100-103页 |
一、奖助结合调动求学热情 | 第100-101页 |
二、开办宗族学校落实教育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加强生活管理 | 第103-106页 |
一、努力赡养族贫 | 第103-104页 |
二、鼓励职业多元化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清代庐州府宗族对内社会控制的影响 | 第106-117页 |
第一节 推进地方建设和发展自卫力量 | 第106-110页 |
一、推进地方社会建设 | 第106-108页 |
二、发展圩寨防御力量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宗族性防御力量向淮军发展 | 第110-117页 |
一、宗族防御力量转化为团练 | 第110-114页 |
二、从地方团练向淮军的跨越 | 第114-117页 |
结语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后记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