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药物及基因载体 | 第13-18页 |
1.2.1 微泡载体 | 第13-15页 |
1.2.2 聚合物载体材料 | 第15-16页 |
1.2.3 无机载体材料 | 第16-18页 |
1.3 碳酸钙 | 第18-20页 |
1.3.1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及形貌控制 | 第19页 |
1.3.3 碳酸钙微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应用 | 第19-20页 |
1.4 聚己内酯(PCL) | 第20-21页 |
1.5 肿瘤与癌症 | 第21-22页 |
1.5.1 肿瘤的诊断 | 第21页 |
1.5.2 肿瘤的治疗 | 第21-22页 |
1.6 研究意义与路线 | 第22-25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2 研究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多形貌碳酸钙微粒载体的制备 | 第25-36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材料和制备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25页 |
2.2.2 碳酸钙载体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3 对制备得到的碳酸钙(CaCO3)微粒组份及形貌进行相关表征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制备得到的不同载体材料的形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对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碳酸钙载体材料进行成分分析 | 第29-31页 |
2.3.3 对制备得到的载体材料进行表面电位分析 | 第31页 |
2.3.4 合成制备原理探讨 | 第31-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碳酸钙微粒载体的生物性能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 第36-6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36-37页 |
3.2.2 不同形貌的碳酸钙载体制备及表征 | 第37-38页 |
3.2.3 棒状碳酸钙材料作为阿霉素药物载体研究 | 第38-39页 |
3.2.4 碳酸钙材料的生物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3.2.5 碳酸钙微球作为基因载体研究 | 第40-41页 |
3.3 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3.4 棒状碳酸钙作为阿霉素药物载体载药及药物释放研究结果 | 第42-50页 |
3.4.1 棒状碳酸钙材料表征结果 | 第42-44页 |
3.4.2 棒状碳酸钙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44页 |
3.4.3 棒状碳酸钙材料的药物负载及释放性能研究 | 第44-50页 |
3.5 棒状碳酸钙作为阿霉素药物载体的生物性能研究 | 第50-57页 |
3.6 碳酸钙微球作为Osterix基因载体的实验研究结果 | 第57-5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PCL-Asp/PNH微球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60-73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60-61页 |
4.2.2 PCL-Asp及PNH的合成 | 第61-62页 |
4.2.3 PCL-Asp/PNH微球的制备 | 第62-63页 |
4.2.4 PCL-Asp/PNH微球的药物负载性能研究 | 第63页 |
4.2.5 PCL-Asp/PNH微球的生物性能研究 | 第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4.3.1 PCL-Asp与PNH的合成 | 第63-65页 |
4.3.2 PCL-Asp/PNH微球的制备及原理探讨 | 第65-67页 |
4.3.3 制备得到的PCL-Asp/PNH微球结果表征 | 第67-69页 |
4.3.4 制备得到的PCL-Asp/PNH微球材料的载药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4.3.5 制备得到的PCL-Asp/PNH微球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分析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