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钢轨的发展历史及概况 | 第10-12页 |
1.2 现代钢轨生产 | 第12-14页 |
1.2.1 现代钢轨的分类 | 第12页 |
1.2.2 生产工艺流程 | 第12-13页 |
1.2.3 钢轨的轧制 | 第13-14页 |
1.3 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概述 | 第14-17页 |
1.3.1 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优势 | 第14-15页 |
1.3.2 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技术类型 | 第15-16页 |
1.3.3 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发展 | 第16-17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4.2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重轨孔型设计基础及DEFORM仿真概述 | 第19-25页 |
2.1 孔型系统设计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1.1 总轧制道次的确定 | 第19-20页 |
2.1.2 各道次变形量的分配 | 第20-21页 |
2.2 金属在孔型中的流动和变形计算模型 | 第21-23页 |
2.2.1 轧辊的平均工作半径计算 | 第21-22页 |
2.2.2 孔型的平均高度系数 | 第22页 |
2.2.3 孔型轧制的宽展计算公式 | 第22-23页 |
2.3 DE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简介 | 第23-25页 |
2.3.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3-24页 |
2.3.2 DEFORM-3D简介 | 第24-25页 |
第3章 重轨孔型参数化系统设计 | 第25-40页 |
3.1 基于VB的重轨-CARD实现方法 | 第25-28页 |
3.1.1 Visual Basic6.0 与Auto CAD的连接 | 第25-27页 |
3.1.2 基于VB的重轨-CARD组成 | 第27-28页 |
3.2 基于VB的重轨-CARD系统构建 | 第28-39页 |
3.2.1 产品要求 | 第28-29页 |
3.2.2 设备参数输入 | 第29-30页 |
3.2.3 孔型系统的制定 | 第30-31页 |
3.2.4 精轧孔孔型设计 | 第31-35页 |
3.2.5 立式孔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6 参数校核 | 第36-39页 |
3.2.7 数据查询 | 第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重轨热轧模拟及孔型参数优化 | 第40-58页 |
4.1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40-43页 |
4.1.1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4.1.3 实验方案 | 第41-42页 |
4.1.4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4.2 重轨轧制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4.3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45-46页 |
4.3.1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4.3.2 模拟控制的设置 | 第45-46页 |
4.3.3 模拟的注意事项 | 第46页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54页 |
4.4.1 重轨成形过程分析 | 第46-47页 |
4.4.2 各轧制道次的应力场分析 | 第47-49页 |
4.4.3 各轧制道次轧制力分析 | 第49-51页 |
4.4.4 温度场分析 | 第51-52页 |
4.4.5 各轧制道次的应变场分析 | 第52-54页 |
4.5 孔型参数优化 | 第54-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重轨-CARD系统简介 | 第58-66页 |
5.1 系统概述 | 第58-59页 |
5.2 应用说明 | 第59-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