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FecB基因影响小尾寒羊繁殖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1.1 FecB基因在绵羊中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1.1.1 绵羊FecB基因检测及主要表型效应研究第13-15页
        1.1.2 绵羊FecB基因影响内分泌机制研究探索第15-17页
        1.1.3 FecB突变调控排卵的分子机制研究第17-18页
    1.2 哺乳动物卵巢器官功能研究进展第18-23页
        1.2.1 哺乳动物卵巢组织结构与卵泡发育第18-20页
        1.2.2 哺乳动物卵巢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研究第20-23页
        1.2.3 绵、山羊卵巢的转录组研究近况第23页
    1.3 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第23-27页
        1.3.1 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4页
        1.3.2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一般流程第24-26页
        1.3.3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灵敏度和技术噪声第26页
        1.3.4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第26-27页
    1.4 代谢组学测定技术第27-31页
        1.4.1 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方法第28-30页
        1.4.2 代谢组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30-31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1.6 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小尾寒羊FecB突变的繁殖表型效应研究第33-43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2.2.1 试验动物第33页
        2.2.2 TaqMan探针分型及试验分组第33-34页
        2.2.3 试验处理与试验设计第34页
        2.2.4 发情表型测定第34-35页
        2.2.5 排卵表型测定第35页
        2.2.6 血清收集及激素测定第35-36页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6页
    2.3 试验结果第36-40页
        2.3.1 小尾寒羊母羊的FecB基因遗传特征及其与产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第36-37页
        2.3.2 发情表型测定第37-38页
        2.3.3 排卵时间及排卵数测定第38页
        2.3.4 完整情期内小尾寒羊血清中P_4、FSH、LH和E_2激素浓度的差异第38-40页
        2.3.5 完整情期内小尾寒羊的发情、激素和排卵状况第40页
    2.4 讨论第40-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小尾寒羊FecB突变后的卵巢代谢效应研究第43-55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3.2.1 试验动物和分组第43页
        3.2.2 排卵数数据收集第43-44页
        3.2.3 样品采集和卵泡数据测量第44页
        3.2.4 LC-MS和GC-MS分析第44页
        3.2.5 数据提取和化合物鉴定第44页
        3.2.6 代谢物定量和统计分析第44-45页
    3.3 试验结果第45-52页
        3.3.1 排卵数、排卵前大卵泡数和直径的测定第45页
        3.3.2 卵泡液和卵巢静脉血清的代谢组学数据概览第45-47页
        3.3.3 在FF和OVS中鉴定FecB基因突变效应的分子标志物第47-48页
        3.3.4 卵泡液中能量代谢的变化第48页
        3.3.5 BB型绵羊的FF中拥有较高的氨基酸水平第48-49页
        3.3.6 提高BB绵羊FF的抗氧化防御能力第49-51页
        3.3.7 OVS样品中类固醇激素的变化情况第51页
        3.3.8 代谢物差异与排卵数之间的关系第51-52页
    3.4 讨论第52-53页
    3.5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利用单细胞RNA-Seq分析FecB突变在绵羊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中的效应第55-81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5-60页
        4.2.1 试验动物和分组第55-56页
        4.2.2 试验仪器第56页
        4.2.3 试验试剂耗材第56-57页
        4.2.4 单细胞RNA-Seq建库及测序流程第57页
        4.2.5 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收集第57-58页
        4.2.6 单细胞RNA扩增及cDNA文库构建第58-59页
        4.2.7 上机测序第59页
        4.2.8 测序原始数据质量及过滤第59-60页
        4.2.9 参考序列比对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60页
        4.2.10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60页
    4.3 试验结果第60-79页
        4.3.1 采样细胞状态及单细胞RNA扩增检测第60-62页
        4.3.2 测序原始数据质量评估及过滤第62-67页
        4.3.3 与绵羊基因组序列比对情况第67-68页
        4.3.4 测序文库的分类注释第68-69页
        4.3.5 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RNA-Seq相关性检查第69-70页
        4.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概览第70-72页
        4.3.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第72-73页
        4.3.8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第73-77页
        4.3.9 重要繁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第77-78页
        4.3.10 颗粒细胞荧光定量PCR验证第78-79页
    4.4 讨论第79-80页
    4.5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附录第102-110页
个人简历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轮状病毒G4P[6]株的分离鉴定及新型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下一篇:生长猪谷物类原料净能预测方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