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过热 | 第11页 |
1.1.2 互联网经济冲击实体经济 | 第11-12页 |
1.1.3 境外购物带来国际竞争 | 第12页 |
1.1.4 消费升级导致人的消费体验同步升级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城市商业综合体 | 第18页 |
2.1.2 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 | 第18-19页 |
2.1.3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 | 第19页 |
2.2 国内外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2.1 国外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著作及案例 | 第19-20页 |
2.2.2 国外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理论 | 第20-22页 |
2.2.3 国内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3.1 消费者在商业空间环境中的行为研究 | 第23-24页 |
2.3.2 消费者购物心理研究 | 第24-25页 |
2.3.3 AHP层次分析法 | 第25页 |
2.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5页 |
2.4 借鉴与启示 | 第25-28页 |
3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28-40页 |
3.1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特点 | 第28页 |
3.1.1 多元性 | 第28页 |
3.1.2 主观能动性 | 第28页 |
3.1.3 预测性 | 第28页 |
3.2 评价原则、主体 | 第28-30页 |
3.2.1 评价原则 | 第28-29页 |
3.2.2 评价的主体 | 第29-30页 |
3.3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30-31页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40页 |
3.4.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1-38页 |
3.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4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61页 |
4.1 评价指标的多级递阶模型构建与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40-42页 |
4.1.1 评价指标的多级递阶模型构建 | 第40页 |
4.1.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40-42页 |
4.2 AHP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 | 第42-50页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0-61页 |
4.3.1 评价等级标准的确定 | 第50-59页 |
4.3.2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9页 |
4.3.3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59-61页 |
5 案例分析 | 第61-75页 |
5.1 杭州嘉里中心项目概况 | 第61-62页 |
5.2 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62-69页 |
5.2.1 评价指标打分 | 第62-63页 |
5.2.2 确定评价等级和模糊评价分值 | 第63-69页 |
5.3 评价后指导性建议及项目改进实施方向 | 第69-71页 |
5.4 杭州嘉里中心项目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试运营成效验证 | 第71-75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5-76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1-评价主体方案性能要求调查表 | 第78-79页 |
附录 2-城市商业综合体外摆空间设计方案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 | 第79-84页 |
附录 3-杭州嘉里中心项目四级指标内涵评分表 | 第84-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