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大气论文--矿井瓦斯论文

玉舍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抽放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7页
     ·煤岩瓦斯渗流和煤层卸压瓦斯抽放研究现状第10-11页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及裂隙演化研究现状第11页
     ·矿井瓦斯抽放方法研究现状第11-14页
     ·实际抽采过程中常采用的瓦斯抽采技术第14-17页
     ·煤层气开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页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玉舍煤矿煤层瓦斯流动规律研究第19-27页
   ·煤的吸附理论及煤层瓦斯含量第19-22页
     ·煤中瓦斯赋存第19页
     ·煤的孔隙特征及其评价方式第19-22页
     ·煤的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2页
   ·含瓦斯煤的渗透特性第22-23页
   ·煤层瓦斯运移规律第23-25页
     ·沿开采煤层法线方向Z 轴上的移动规律第23-24页
     ·沿开采煤层走向方向X 轴上的移动规律第24-25页
     ·沿工作面倾斜方向Y 轴上的移动规律第25页
   ·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第25-26页
     ·生产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第25-26页
     ·封闭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玉舍煤矿采空区采动裂隙带范围研究第27-36页
   ·采动裂隙带动态演化规律第27-32页
     ·采动裂隙带的形成第27-29页
     ·关键层对采动裂隙带发展的影响第29-30页
     ·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特征及类型第30-31页
     ·采动裂隙带空隙组成特征第31-32页
   ·玉舍矿采动裂隙带分布及特点第32-33页
   ·玉舍煤矿采动―椭抛带‖范围研究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矿井及试验区概述第36-42页
   ·矿井概况第36-37页
     ·位置与交通第36页
     ·地形地貌第36页
     ·气象及地震烈度第36页
     ·井田范围和煤炭储量第36-37页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37页
   ·矿井煤层赋存情况第37-38页
   ·矿井开拓与开采第38-39页
     ·开拓方式第38页
     ·采区布置与开采顺序第38页
     ·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第38-39页
   ·矿井通风情况第39页
     ·通风方式第39页
     ·矿井供风量第39页
   ·矿井瓦斯情况第39-42页
     ·瓦斯含量测定情况第39页
     ·临时瓦斯抽放情况第39-41页
     ·矿井瓦斯涌出情况第41页
     ·煤质特征第41-42页
5 玉舍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第42-57页
   ·矿井瓦斯资源评价第42-45页
     ·煤层瓦斯含量第42-43页
     ·矿井各煤层及矿井瓦斯储量第43-44页
     ·瓦斯可抽量的计算第44-45页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第45-47页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第45-46页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含围岩)第46-47页
     ·采空区相对瓦斯涌出量第47页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q第47页
     ·矿井瓦斯涌出量构成第47页
   ·抽放瓦斯可行性论证第47-52页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第47-48页
     ·抽放瓦斯的可行性第48-49页
     ·建议采用的抽放瓦斯方法第49-52页
   ·矿井瓦斯抽放量预计第52-55页
     ·预抽率的确定第52页
     ·矿井瓦斯抽放量预计第52-55页
   ·矿井抽放规模的确定和服务年限计算第55-57页
     ·矿井瓦斯抽放量预计第55页
     ·根据矿井通风能力确定矿井抽出量第55-56页
     ·根据抽放技术水平确定矿井瓦斯抽放量第56页
     ·矿井抽放规模的确定第56页
     ·矿井年抽放量计算第56页
     ·矿井抽放服务年限计算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9页
   ·主要结论第57页
   ·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沟矿综放面末采撤架期间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下一篇:化处煤矿瓦斯治理方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