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聚氨酯弹性体简介 | 第11页 |
1.2 聚氨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聚氨酯弹性体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1.4 聚氨酯的热和热氧降解 | 第13-14页 |
1.5 聚氨酯耐热性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1.5.1 硬段结构 | 第15-16页 |
1.5.2 软段结构与分子量 | 第16页 |
1.5.3 扩链剂结构 | 第16-17页 |
1.5.4 NCO与OH比例的影响 | 第17页 |
1.5.5 催化剂 | 第17-18页 |
1.5.6 交联密度的影响 | 第18页 |
1.5.7 合成工艺的影响 | 第18页 |
1.6 提高聚氨酯耐热性的方法 | 第18-20页 |
1.6.1 耐热性基团的引入 | 第18-19页 |
1.6.2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引入 | 第19页 |
1.6.3 无机材料改性 | 第19-20页 |
1.6.4 其他 | 第20页 |
1.7 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交联剂含量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26-4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1.2 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第26-27页 |
2.1.3 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9页 |
2.2.1 交联网络结构 | 第28-30页 |
2.2.2 TMP含量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 第30-35页 |
2.2.3 TMP含量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2.2.4 TMP含量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2.2.5 TMP含量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2.3 结论 | 第39-40页 |
第3章 催化剂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0-4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0-41页 |
3.1.2 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第41页 |
3.1.3 表征和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3.2.1 催化剂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与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2 催化剂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3.2.3 催化剂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46页 |
3.2.4 催化剂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 总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软段结构对脂肪族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9-5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49页 |
4.1.2 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第49-50页 |
4.1.3 表征方法 | 第50-5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4.2.1 软段结构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 第51-55页 |
4.2.2 软段结构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性能影响 | 第55-56页 |
4.2.3 软段结构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4 软段结构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 总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乙醇胺对聚酯型脂肪族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9-6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5.1.2 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第59-60页 |
5.1.3 表征方法 | 第60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5.2.1 乙醇胺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 第60-64页 |
5.2.2 乙醇胺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3 乙醇胺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5.2.4 乙醇胺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老化性能和凝胶含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 总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有机蒙脱土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7-74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6.1.1 实验原料 | 第67页 |
6.1.2 聚氨酯和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7-68页 |
6.1.3 测试与表征 | 第68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6.2.1 WXRD测试 | 第68-69页 |
6.2.2 DSC分析 | 第69-70页 |
6.2.3 TEM分析 | 第70-71页 |
6.2.4 热重分析 | 第71-72页 |
6.2.5 力学性能 | 第72-73页 |
6.3 总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