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5-27页 |
2.1 流式数据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 数据分布算法 | 第16-20页 |
2.2.1 一致性哈希 | 第16-17页 |
2.2.2 带负载上限的一致性哈希 | 第17-18页 |
2.2.3 带虚拟节点的一致性哈希 | 第18-19页 |
2.2.4 分片 | 第19-20页 |
2.2.5 CRUSH算法 | 第20页 |
2.3 压缩编码算法 | 第20-25页 |
2.3.1 Variablebyte算法 | 第20-21页 |
2.3.2 Bit-Packing算法 | 第21-22页 |
2.3.3 Delta-Of-Delta算法 | 第22-24页 |
2.3.4 Xor-Compression算法 | 第24-25页 |
2.4 数据存储模型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流式数据存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43页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7页 |
3.2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7-28页 |
3.3 各模块职责划分 | 第28-30页 |
3.4 关键技术 | 第30-41页 |
3.4.1 结构化数据存储模型 | 第30-34页 |
3.4.1.1 Key-Value模型 | 第30-31页 |
3.4.1.2 数据映射方式 | 第31-34页 |
3.4.2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模型 | 第34-37页 |
3.4.2.1 Posix文件系统 | 第34-36页 |
3.4.2.2 扁平化存储模型 | 第36-37页 |
3.4.3 流式数据存储模型 | 第37-38页 |
3.4.4 节点负载均衡策略 | 第38-40页 |
3.4.5 Tablet分布和定位策略 | 第40页 |
3.4.6 集群拓扑图更新策略 | 第40-41页 |
3.4.7 数据放置组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3-64页 |
4.1 基础设施模块 | 第43-50页 |
4.1.1 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4页 |
4.1.2 定时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6页 |
4.1.3 线程池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47页 |
4.1.4 协议编解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48页 |
4.1.5 负载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0页 |
4.2 MetaNode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4.2.1 MetaNode框架 | 第50页 |
4.2.2 MetaInfoStore模块 | 第50-51页 |
4.2.3 ClientManager模块 | 第51-52页 |
4.3 DataNode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2-57页 |
4.3.1 DataNode框架 | 第52-53页 |
4.3.2 StructedDataManager模块 | 第53-55页 |
4.3.3 UnstructedDataManager模块 | 第55-57页 |
4.4 主要流程 | 第57-62页 |
4.4.1 MetaNode初始化流程 | 第57-58页 |
4.4.2 DataNode初始化流程 | 第58-59页 |
4.4.3 DataNode与MetaNode典型交互流程 | 第59-61页 |
4.4.3.1 建立连接 | 第59页 |
4.4.3.2 集群元数据获取 | 第59-60页 |
4.4.3.3 创建表 | 第60-61页 |
4.4.4 Client与DataNode典型交互流程 | 第61-62页 |
4.4.4.1 建立连接 | 第61页 |
4.4.4.2 结构化数据写入 | 第61-62页 |
4.4.4.3 非结构化数据写入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第64-75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64-65页 |
5.1.1 硬件环境 | 第64-65页 |
5.1.2 系统部署 | 第65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65-67页 |
5.2.1 节点负载汇报 | 第65-66页 |
5.2.2 创建表 | 第66页 |
5.2.3 结构化数据写入 | 第66-67页 |
5.3 性能测试 | 第67-74页 |
5.3.1 压缩编码算法性能 | 第67-69页 |
5.3.1.1 Delta-of-Delta算法性能 | 第67-68页 |
5.3.1.2 Xor-Compression算法性能 | 第68-69页 |
5.3.2 节点负载均衡策略性能测试 | 第69-72页 |
5.3.2.1 轮询负载均衡策略性能测试 | 第69-71页 |
5.3.2.2 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性能测试 | 第71-72页 |
5.3.3 写入性能测试 | 第72-73页 |
5.3.4 读取性能测试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