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鸡矢藤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1.1 鸡矢藤简介 | 第13-14页 |
1.1.2 鸡矢藤化学成分 | 第14-15页 |
1.1.3 鸡矢藤的药理与药效研究 | 第15-17页 |
1.1.3.1 镇痛作用 | 第15页 |
1.1.3.2 抗炎作用 | 第15页 |
1.1.3.3 对肾脏的保护 | 第15-16页 |
1.1.3.4 对胃肠活动的影响 | 第16页 |
1.1.3.5 降低尿酸 | 第16页 |
1.1.3.6 其他作用 | 第16-17页 |
1.1.4 鸡矢藤中主要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1.2 药代动力学概述 | 第18-21页 |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LC-MS/MS同时测定鸡矢藤提取物中4个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 第24-44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3.1 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2.3.1.1 储备液的配制 | 第26页 |
2.3.1.2 鸡矢藤提取物的制备 | 第26页 |
2.3.1.3 供试品的制备 | 第26页 |
2.3.2 液质条件 | 第26-28页 |
2.3.2.1 色谱条件 | 第26-27页 |
2.3.2.2 质谱条件 | 第27-28页 |
2.3.3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第28-30页 |
2.3.3.1 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28页 |
2.3.3.2 线性关系 | 第28-29页 |
2.3.3.3 仪器精密度 | 第29页 |
2.3.3.4 稳定性 | 第29页 |
2.3.3.5 重复性 | 第29-30页 |
2.3.3.6 加样回收率 | 第30页 |
2.3.4 鸡矢藤提取物中四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 第30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2.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30页 |
2.4.2 色谱质谱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2.4.2.1 液相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2.4.2.2 质谱条件的确定 | 第31页 |
2.4.3 鸡矢藤提取物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2.4.4 供试品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31页 |
2.4.5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第31-39页 |
2.4.5.1 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第31-32页 |
2.4.5.2 线性关系 | 第32-34页 |
2.4.5.3 仪器精密度 | 第34-37页 |
2.4.5.4 稳定性 | 第37-38页 |
2.4.5.5 重复性 | 第38页 |
2.4.5.6 加样回收率 | 第38-39页 |
2.4.6 鸡矢藤提取物中四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 第39-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四个环烯醚萜苷的LC-MS/MS分析方法 | 第44-72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4-46页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44-45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3.2.3 实验动物 | 第45-4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3.3.1 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3.3.1.1 储备液的制备 | 第46页 |
3.3.1.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3.3.2 液质条件 | 第46-47页 |
3.3.2.1 色谱条件 | 第46页 |
3.3.2.2 质谱条件 | 第46-47页 |
3.3.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47页 |
3.3.4 大鼠血浆方法学验证 | 第47-49页 |
3.3.4.1 选择性 | 第47页 |
3.3.4.2 线性范围和定量下限 | 第47页 |
3.3.4.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47-48页 |
3.3.4.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第48页 |
3.3.4.5 稳定性 | 第48-49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71页 |
3.4.1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9页 |
3.4.2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49页 |
3.4.3 大鼠血浆方法学验证 | 第49-71页 |
3.4.3.1 选择性 | 第49-50页 |
3.4.3.2 线性范围和定量下限 | 第50-53页 |
3.4.3.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53-57页 |
3.4.3.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第57-61页 |
3.4.3.5 稳定性 | 第61-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鸡矢藤提取物中四个环烯醚萜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72-82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73-74页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73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3-74页 |
4.2.3 实验动物 | 第7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4.3.1 给药溶液的配制 | 第74页 |
4.3.2 动物给药方案及血样采集 | 第74页 |
4.3.3 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74页 |
4.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74-7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5-80页 |
4.4.1 大鼠静注鸡矢藤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 | 第75-77页 |
4.4.2 大鼠口服鸡矢藤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 | 第77-80页 |
4.4.3 大鼠口服鸡矢藤提取物后四个环烯醚萜苷的生物利用度 | 第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