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性能研究及支护效果数值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隧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隧道支护的分析方法现状第15-16页
        1.4.1 理论分析法第15页
        1.4.2 模型试验法第15-16页
        1.4.3 数值分析法第16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支架稳定性影响因素第18-25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支架破坏形式与承载力第18-21页
        2.2.1 支架破坏形式分类第18-20页
        2.2.2 支架承载力影响因素第20-21页
    2.3 支架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第21-23页
    2.4 围岩变形与支护阻力的关系第23-24页
    2.5 本章小节第24-25页
第3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及支架力学性能分析第25-48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短柱模型参数设定第25-27页
    3.3 短柱承载力与变形分析第27-33页
        3.3.1 短柱承载力分析第27-30页
        3.3.2 短柱横向变形位移分析第30-33页
    3.4 不同因子对短柱性能影响研究第33-37页
        3.4.1 钢管壁厚对短柱承载力的影响第33-34页
        3.4.2 混凝土强度对短柱承载力的影响第34-35页
        3.4.3 长细比对短柱承载力的影响第35-37页
    3.5 支架结构内力计算与数值分析第37-46页
        3.5.1 支架内力计算模型第37-41页
        3.5.2 支架弯曲应力计算与模拟第41-44页
        3.5.3 支架弯曲变形计算与模拟第44-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效果模拟研究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FLAC3D数值模拟目的与基本假设第48-49页
        4.2.1 数值模拟的目的第48-49页
        4.2.2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第49页
    4.3 数值模型与本构模型的建立第49-52页
        4.3.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3.2 本构模型的选取及其赋值第50-52页
    4.4 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效果对比分析第52-61页
        4.4.1 支架内力对比分析第52-55页
        4.4.2 隧道围岩应力对比分析第55-58页
        4.4.3 隧道围岩变形对比分析第58-60页
        4.4.4 隧道围岩塑性区对比分析第60-61页
    4.5 支护间距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第61-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土中超长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下一篇:兰州新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