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第14-25页 |
1.2.1 自上而下法 | 第15-21页 |
1.2.1.1 水热切割法 | 第15-16页 |
1.2.1.2 电化学法 | 第16-17页 |
1.2.1.3 强酸氧化剥离法 | 第17-19页 |
1.2.1.4 有机溶剂剥离法 | 第19-20页 |
1.2.1.5 微波切割法 | 第20-21页 |
1.2.2 自下而上法 | 第21-25页 |
1.2.2.1 水热合成法 | 第21-22页 |
1.2.2.2 微波合成法 | 第22-23页 |
1.2.2.3 热解法 | 第23-24页 |
1.2.2.4 有机合成法 | 第24-25页 |
1.3 石墨烯量子点的应用 | 第25-32页 |
1.3.1 生物成像 | 第25-26页 |
1.3.2 药物运载和抗菌 | 第26-27页 |
1.3.3 金属离子、有机物和生物科学检测 | 第27页 |
1.3.4 光催化 | 第27-29页 |
1.3.5 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 | 第29页 |
1.3.6 光电转换器件 | 第29-31页 |
1.3.7 储能器件 | 第31-32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第34-45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36页 |
2.2.2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6页 |
2.2.2.1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36页 |
2.2.2.2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2.3.1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36-39页 |
2.3.1.1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形貌表征 | 第36-38页 |
2.3.1.2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 第38-39页 |
2.3.2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第39-41页 |
2.3.3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的荧光的p H依赖性 | 第41-42页 |
2.3.4 制备条件对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2-44页 |
2.3.4.1 水热温度对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4.2 聚乙烯亚胺加入量对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的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三维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第45-63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3.2.2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7-49页 |
3.2.2.1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47页 |
3.2.2.2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A)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2.3 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GQDs/ TNA)的制备 | 第48页 |
3.2.2.4 短链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c-GQDs/ TNA)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3 电极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3.2.3.1 三电极测试系统 | 第49页 |
3.2.3.2 循环伏安法测试 | 第49页 |
3.2.3.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49-50页 |
3.2.3.4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3.3.1 GQDs/TNA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50-55页 |
3.3.1.1 GQDs/TNA的形貌表征 | 第50-53页 |
3.3.1.2 GQDs/TNA的结构表征 | 第53-55页 |
3.3.2 GQDs/TNA三维电极的电容性能研究 | 第55-61页 |
3.3.2.1 胺基链长度对GQDs/TNA三维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2.2 聚乙烯亚胺含量对GQDs/TNA三维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3.3.2.3 水热温度对GQDs/TNA三维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2.4 GQDs/TNA三维电极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性能 | 第59-60页 |
3.3.2.5 GQDs/TNA三维电的循环电容性能研究 | 第60-61页 |
3.3.2.6 GQDs/TNA三维电的阻抗研究 | 第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短链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3-76页 |
4.1 引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4-65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4.2.2.1 短链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 第65页 |
4.2.2.2 c-GQDs/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65-66页 |
4.2.2.3 光催化降解 | 第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4页 |
4.3.1 c-GQDs/TiO_2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66-70页 |
4.3.1.1 c-GQDs/TiO_2的形貌表征 | 第66-68页 |
4.3.1.2 c-GQDs/TiO_2的结构表征 | 第68-70页 |
4.3.2 不同浓度石墨烯量子点对c-GQDs/TiO_2光催化剂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3 c-GQDs/TiO_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1-73页 |
4.3.4 c-GQDs/TiO_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的机理研究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5.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7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