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工程、林业机械论文--森林测量、林业测绘论文--森林遥感论文

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1.2.1 叶面积指数目前主要的获取手段第9-11页
        1.2.2 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第13-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第16-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2.2 研究资料第17-21页
        2.2.1 遥感数据第17-20页
        2.2.3 地面实测数据第20-21页
        2.2.4 其他辅助数据第21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21-23页
        2.3.1 MODIS数据预处理第21-22页
        2.3.2 地面实测数据预处理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森林冠层反射率反演第24-32页
    3.1 森林冠层反射率反演算法第24-26页
    3.2 4-Scale模型及查找表的建立第26-28页
    3.3 森林冠层反射率反演结果第28-29页
    3.4 不同森林类型森林冠层反射率差异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第32-52页
    4.1 植被指数选择第32-33页
    4.2 森林冠层植被指数的提取第33-37页
    4.3 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的构建第37-45页
        4.3.1 五营林场地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第37-40页
        4.3.2 武夷山地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第40-43页
        4.3.3 模型精度分析第43-45页
    4.4 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第45-47页
        4.4.1 五营林场地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第45-46页
        4.4.2 武夷山地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反演结果第46-47页
    4.5 不同类型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差异第47-48页
    4.6 背景反射对森林冠层LAI反演精度影响分析第48-50页
    4.7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6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创新点第53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个人简介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林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茉莉酸甲酯及光照强度处理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毛状体及腺毛分泌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