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管混凝土截面滞回模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内外试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数值分析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内力特征 | 第16-24页 |
2.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 | 第16-18页 |
2.1.1 工程简介 | 第16页 |
2.1.2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18页 |
2.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8-23页 |
2.2.1 计算过程 | 第18-19页 |
2.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圆钢管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4-34页 |
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4-31页 |
3.1.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24页 |
3.1.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24-25页 |
3.1.3 往复荷载下混凝土塑性损伤参数定义 | 第25-28页 |
3.1.4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3.1.5 模型中的接触设置 | 第29-30页 |
3.1.6 对照试验加载方式与模型边界条件 | 第30页 |
3.1.7 计算结果的提取 | 第30-31页 |
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对照试验结果对比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圆钢管混凝土滞回性能的有限元计算 | 第34-44页 |
4.1 均匀设计 | 第34-38页 |
4.2 分组试验的有限元计算 | 第38-43页 |
4.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8-39页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圆钢管混凝土截面上恢复力模型回归分析 | 第44-58页 |
5.1 多元逐步回归 | 第44-45页 |
5.2 恢复力模型回归分析 | 第45-57页 |
5.2.1 恢复力模型回归过程 | 第45-53页 |
5.2.2 模型回归结果 | 第53-54页 |
5.2.3 回归模型的验证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