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微波电子管论文--行波管论文

新型曲折类慢波结构亳米波行波管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毫米波频谱及其应用进展第12-14页
    1.2 毫米波真空电子学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 国内外毫米波曲折波导行波管研究水平第17-22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与创新第22-25页
        1.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3页
        1.4.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3-25页
第二章 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设计与实验研究第25-62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1.1 本文的分析方法第25-26页
        2.1.2 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提出第26-27页
    2.2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分析第27-33页
        2.2.1 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的计算方法第27-28页
        2.2.2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模拟第28-33页
    2.3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传输特性模拟第33-35页
    2.4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特性模拟第35-43页
        2.4.1 粒子模拟(PIC)方法及过程第36页
        2.4.2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特性分析的建模和参数设置第36-38页
        2.4.3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的模拟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2.5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高频结构部件设计及实验测试第43-56页
        2.5.1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与优化第43-47页
        2.5.2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电子光学样管的加工与测试第47-56页
    2.6 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连续波行波管的实验研究第56-60页
    2.7 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毫米波行波管的研究第62-85页
    3.1 引言第62页
    3.2 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提出第62-64页
    3.3 W波段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设计第64-74页
        3.3.1 W波段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研究第64-68页
        3.3.2 W波段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第68-74页
    3.4 140GHz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设计第74-83页
        3.4.1 140GHz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研究第74-77页
        3.4.2 140GHz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第77-83页
    3.5 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加载带状电子注的曲折波导行波管的研究第85-101页
    4.1 引言第85页
    4.2 带状电子注器件概述第85-86页
    4.3 加载椭圆形带状电子注的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提出第86-88页
    4.4 具有矩形电子注通道的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研究第88-94页
        4.4.1 具有矩形电子注通道的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场分布和色散特性第88-89页
        4.4.2 具有矩形电子注通道的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模拟第89-91页
        4.4.3 具有矩形电子注通道的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传输特性模拟第91-94页
    4.5 加载椭圆形带状注的曲折波导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第94-100页
        4.5.1 注-波互作用模拟的参数设置第94-95页
        4.5.2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过程第95-97页
        4.5.3 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结果与讨论第97-100页
    4.6 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曲折框慢波结构行波管的研究第101-124页
    5.1 引言第101页
    5.2 曲折框慢波结构的提出第101-104页
    5.3 W波段曲折框行波管的研究第104-114页
        5.3.1 W波段曲折框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模拟第104-108页
        5.3.2 W波段曲折框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第108-114页
    5.4 140GHz曲折框行波管的研究第114-123页
        5.4.1 140GHz曲折框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模拟第114-118页
        5.4.2 140GHz曲折框慢波结构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模拟第118-123页
    5.5 小结第123-12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4-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7-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概率计算的无线通信DSP系统高效VLSI实现技术研究
下一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人类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