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气象学论文--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论文

中国东部陆架海生源硫的分布、通量及其对气溶胶中非海盐硫酸盐的贡献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0 前言第16-19页
1 文献综述第19-41页
    1.1 海洋中DMS、DMSP的产生与去除第19-30页
        1.1.1 海洋中DMS、DMSP的产生第19-21页
        1.1.2 DMSP在藻细胞及浮游生物食物链中的生物功能第21-23页
        1.1.3 海洋中DMSP浓度的控制因素第23-26页
        1.1.4 DMSP的降解和DMS的生产第26-27页
        1.1.5 海水中DMS的汇第27-30页
    1.2 海水中DMS(P)的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1.3 DMS海-气交换通量第31-34页
        1.3.1 DMS海-气通量的估算方法第31-33页
        1.3.2 全球海洋DMS的通量第33-34页
    1.4 大气中DMS的氧化迁移及其对气候和酸雨形成的影响第34-40页
        1.4.1 大气中DMS的氧化第34-35页
        1.4.2 DMS的氧化产物第35-36页
        1.4.3 DMS释放对全球气候和酸雨形成的影响第36-37页
        1.4.4 国外研究现状第37-38页
        1.4.5 国内研究现状第38-40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40-41页
2 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第41-48页
    2.1 研究海域调查航次第41页
    2.2 分析方法第41-48页
        2.2.1 DMS的分析原理第41页
        2.2.2 DMS的预处理方法第41-42页
        2.2.3 DMS的分析方法第42-45页
        2.2.4 其他海水样品的测定第45-47页
        2.2.5 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第47-48页
3 黄渤海生源硫的分布、通量及其对气溶胶中硫酸盐的贡献第48-104页
    3.1 航次简介第49-51页
    3.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102页
        3.3.1 黄渤海DMS和DMSP水平分布第52-71页
        3.3.2 黄渤海DMS和DMSP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第71-79页
        3.3.3 黄渤海DMS的生产与消费速率研究第79-85页
        3.3.4 35°N冷水团断面DMS和DMSP的分布特征第85-90页
        3.3.5 夏季黄渤海DMSPp和Chl-a的粒径组成特征第90-94页
        3.3.6 黄河口夏季DMS和DMSP的周日变化第94-96页
        3.3.7 黄渤海DMS的海-气通量第96-97页
        3.3.8 黄渤海气溶胶中MSA、nss-SO_4~(2-)浓度及生源硫对nss-SO_4~(2-)的贡献第97-102页
    3.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4 东海生源硫的分布、通量及其对气溶胶中硫酸盐的贡献第104-140页
    4.1 航次简介第105-106页
    4.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106-10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7-138页
        4.3.1 东海Chl-a、DMS和DMSP水平分布第107-117页
        4.3.2 东海DMS和DMSP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第117-122页
        4.3.3 春秋季东海P断面DMS和DMSP的垂直分布研究第122-127页
        4.3.4 春秋季东海DMS的生产与消费研究第127-130页
        4.3.5 春季南黄海、东海DMSPp和Chl-a的粒径组成特征第130-135页
        4.3.6 东海DMS的海-气通量第135-136页
        4.3.7 东海气溶胶中MSA、nss-SO_4~(2-)浓度及生源硫对nss-SO_4~(2-)的贡献第136-138页
    4.4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5 结语第140-146页
    5.1 结论第140-144页
    5.2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个人简历第167-168页
博士期间主要的学术论文成果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液体液液萃取分析应用研究
下一篇: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18HL的构建及抗肿瘤靶向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