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远程数据完整性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可搜索加密的研究现状 | 第20-30页 |
1.3.1 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2 可搜索非对称加密方案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1.4 云存储系统访问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1.5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 | 第32-3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1.5.2 研究成果 | 第32-33页 |
1.6 论文其余章节安排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工具 | 第35-59页 |
2.1 复杂性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2.1.1 算法 | 第35页 |
2.1.2 可忽略与多项式时间不可区分 | 第35-36页 |
2.2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36-42页 |
2.2.1 哈希函数和随机预言机 | 第36-37页 |
2.2.2 单向函数和 Hardcore 函数 | 第37-38页 |
2.2.3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 | 第38-42页 |
2.3 双线性映射及基本困难问题假设 | 第42-46页 |
2.3.1 双线性映射介绍 | 第42-44页 |
2.3.2 基本困难问题假设 | 第44-46页 |
2.4 远程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安全模型 | 第46-50页 |
2.4.1 数据拥有证明系统的形式化定义 | 第46-49页 |
2.4.2 数据拥有证明系统的安全模型 | 第49-50页 |
2.5 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安全模型 | 第50-53页 |
2.5.1 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第50页 |
2.5.2 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50-53页 |
2.6 可搜索非对称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安全模型 | 第53-55页 |
2.6.1 可搜索非对称加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第53-54页 |
2.6.2 可搜索非对称加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54-55页 |
2.7 负责解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安全模型 | 第55-59页 |
2.7.1 负责解密方案的形式化定义 | 第55页 |
2.7.2 负责解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55-59页 |
第三章 远程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案设计 | 第59-75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数据拥有证明方案介绍 | 第60-62页 |
3.3 数据可取回证明方案介绍 | 第62-64页 |
3.4 公开可验证性 | 第64-65页 |
3.5 动态数据的支持 | 第65-68页 |
3.6 标准模型下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案 | 第68-74页 |
3.6.1 方案描述 | 第69-70页 |
3.6.2 方案的正确性 | 第70页 |
3.6.3 方案的安全性 | 第70-74页 |
3.7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可搜索加密方案的设计 | 第75-107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支持子集测试的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 | 第75-91页 |
4.2.1 方案描述 | 第76-77页 |
4.2.2 方案的正确性 | 第77-78页 |
4.2.3 方案的安全性 | 第78-91页 |
4.3 支持超集、交集测试的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 | 第91-93页 |
4.3.1 支持超集测试的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 | 第91-92页 |
4.3.2 支持交集测试的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 | 第92页 |
4.3.3 讨论 | 第92-93页 |
4.4 支持布尔式的可搜索非对称加密方案 | 第93-105页 |
4.4.1 方案描述 | 第95-97页 |
4.4.2 方案的安全性 | 第97-105页 |
4.5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访问控制系统设计 | 第107-117页 |
5.1 引言 | 第107-108页 |
5.2 负责解密方案 | 第108-116页 |
5.2.1 通用构造方案描述 | 第109-110页 |
5.2.2 通用构造方案的安全性 | 第110-116页 |
5.3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安全云存储的构建 | 第117-121页 |
6.1 安全云存储的完整性 | 第117-118页 |
6.2 安全云存储的可搜索性 | 第118-120页 |
6.2.1 私有文件的可搜索性 | 第119页 |
6.2.2 给他人授权文件的可搜索性 | 第119-120页 |
6.3 安全云存储的自主访问控制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7.1 总结 | 第121页 |
7.2 将来的研究方向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9页 |
简历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