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认知无线网络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8-9页 |
1.2 认知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9-12页 |
1.2.1 频谱检测技术 | 第9-10页 |
1.2.2 位置感知技术 | 第10页 |
1.2.3 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技术 | 第10-11页 |
1.2.4 频谱管理 | 第11-12页 |
1.3 网络资源配置的跨层设计 | 第12-13页 |
1.3.1 网络跨层设计的定义 | 第12页 |
1.3.2 网络跨层设计的要求 | 第12-13页 |
1.3.3 网络跨层优化的意义与不足 | 第13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方案 | 第13-14页 |
1.5 硕士期间相关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认知无线网络的跨层架构设计 | 第17-25页 |
2.1 简介 | 第17页 |
2.2 认知无线网络的跨层设计架构研究意义及动机 | 第17-21页 |
2.2.1 认知无线网络 | 第17-18页 |
2.2.2 无线网络的跨层设计 | 第18-19页 |
2.2.3 认知无线网络中的跨层结构设计 | 第19-21页 |
2.3 认知无线网络跨层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2.4 实现可能性验证:CBR | 第23-24页 |
2.5 总结与展望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认知ad-hoc无线网络的跨层优化协议设计 | 第25-35页 |
3.1 简介 | 第25页 |
3.2 无线ad-hoc自组织网络简介 | 第25-28页 |
3.2.1 无线ad-hoc网络定义 | 第26页 |
3.2.2 无线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26-27页 |
3.2.3 无线ad-hoc网络的研究意义与影响 | 第27-28页 |
3.3 系统模型 | 第28-30页 |
3.3.1 物理层:功率控制 | 第28页 |
3.3.2 数据链路层:通信方案调度 | 第28-29页 |
3.3.3 网络层:路由控制 | 第29页 |
3.3.4 干扰模型 | 第29-30页 |
3.4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跨层设计 | 第30-32页 |
3.4.1 通信节点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3.4.2 多目标推理与决策过程 | 第31-32页 |
3.4.3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32页 |
3.5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32-34页 |
3.6 总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认知无线网络跨层优化的频谱利用率高效化算法 | 第35-55页 |
4.1 简介 | 第35页 |
4.2 基于NC-OFDM的认知无线网络系统 | 第35-39页 |
4.2.1 基于NC-OFDM的认知无线网络模型 | 第35-37页 |
4.2.2 基于NC-OFDM的认知无线网络同步系统 | 第37-39页 |
4.3 多目标函数的提出 | 第39-41页 |
4.3.1 误比特率效应函数 | 第39-40页 |
4.3.2 吞吐量效应函数 | 第40页 |
4.3.3 发射功耗效应函数 | 第40-41页 |
4.3.4 信道干扰效应函数 | 第41页 |
4.4 基于分块优先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法 | 第41-47页 |
4.4.1 什么是遗传算法 | 第41-42页 |
4.4.2 连续子载波优先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法(SCGA) | 第42-43页 |
4.4.3 基于分块优先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法 | 第43-45页 |
4.4.4 一次FFT实现子载波间隔量化 | 第45-47页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4.5.1 仿真参数 | 第47-48页 |
4.5.2 各算法进行优化的结果对比 | 第48-52页 |
4.5.3 量化、偏移以及微调的作用 | 第52-53页 |
4.6 总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5页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