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逆向工程的整体式叶轮的建模及五轴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逆向工程的定义第10-11页
        1.2.1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第10-11页
    1.3 逆向工程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逆向工程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逆向工程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整体式叶轮的逆向设计第13-14页
    1.5 整体式叶轮的五轴加工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1 整体式叶轮的五轴加工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2 整体式叶轮的五轴加工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5-17页
        1.6.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6.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整体式叶轮的逆向建模第17-3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数据的采集第17-19页
    2.3 数据的处理第19-22页
        2.3.1 逆向软件第19-20页
        2.3.2 数据的预处理第20-22页
    2.4 整体式叶轮模型的重建第22-29页
        2.4.1 叶轮轮毂面的重建第22-24页
        2.4.2 叶轮轮盖面的重建第24-25页
        2.4.3 叶轮叶片上、下端面的重建第25-26页
        2.4.4 叶轮叶片的重建第26-29页
    2.5 整体式叶轮模型的重构和再设计第29-34页
        2.5.1 叶轮模型的重建第29-30页
        2.5.2 叶轮模型的再设计第30-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整体式叶轮的数控加工第35-53页
    3.1 整体式叶轮数控加工的概述第35页
    3.2 整体式叶轮加工的数控机床介绍第35-38页
        3.2.1 双摆头型五轴数控机床第36页
        3.2.2 摇篮型五轴数控机床第36-37页
        3.2.3 摆头、摇篮型五轴数控机床第37-38页
    3.3 整体式叶轮数控加工编程的预处理第38-42页
        3.3.1 整体式叶轮叶片的特点及工艺分析第38页
        3.3.2 整体式叶轮数控编程前的准备第38-39页
        3.3.3 数控加工坐标系的定义第39页
        3.3.4 整体式叶轮毛坯的定义第39-40页
        3.3.5 数控加工刀具组的定义第40-41页
        3.3.6 数控加工方法组的定义第41-42页
    3.4 整体式叶轮数控加工编程第42-51页
        3.4.1 整体式叶轮叶片毛坯的粗加工第42-43页
        3.4.2 整体式叶轮叶片毛坯的精加工第43-45页
        3.4.3 整体式叶轮叶片的粗加工第45-47页
        3.4.4 整体式叶轮大、小叶片的精加工第47-49页
        3.4.5 整体式叶轮轮毂的精加工第49-50页
        3.4.6 整体式叶轮叶片根部圆角的处理第50页
        3.4.7 五轴数控加工程序的仿真第50-51页
    3.5 整体式叶轮的数控加工第51-52页
        3.5.1 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机床技术参数第51页
        3.5.2 整体式叶轮的试切加工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切削参数优化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第53-63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概述第53页
    4.3 正交实验法第53-54页
    4.4 切削参数优化的试验设计第54-56页
        4.4.1 正交表因素、试验指标和水平的制定第54页
        4.4.2 正交表的设计第54-55页
        4.4.3 试验的条件第55页
        4.4.4 因素水平表、正交表的制定第55-56页
    4.5 切削参数优化的试验结果分析第56-62页
        4.5.1 极差法分析第56-60页
        4.5.2 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第60-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总结第63-64页
    5.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宝钢特钢特材厂电渣炉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绥中36-1油田二期调整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