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恒盛大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1-14页
        1.4.1 研究内容框架第11-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2 装配式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22页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第14-15页
    2.2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特点第15页
    2.3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发展阻碍第15-20页
        2.3.1 优势第15-18页
        2.3.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阻碍第18-20页
    2.4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3 基于恒盛大厦的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模型构建第22-38页
    3.1 指标构建原则第22-23页
    3.2 评价指标分析第23-27页
        3.2.1 建筑性能可持续性第23-24页
        3.2.2 运营维护可持续性第24-25页
        3.2.3 预制材料可持续性第25页
        3.2.4 能源消耗可持续性第25-26页
        3.2.5 环境质量可持续性第26-27页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7-28页
    3.4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模型建立第28-38页
        3.4.1 灰色层次分析法第28-30页
        3.4.2 三角白化权函数第30-31页
        3.4.3 函询调查法第31-33页
        3.4.4 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建立第33-34页
        3.4.5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评分标准第34-38页
4 恒盛大厦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第38-51页
    4.1 工程概述第38-39页
    4.2 恒盛大厦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39-46页
        4.2.1 恒盛大厦建筑性能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39-42页
        4.2.2 恒盛大厦运营维护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42-43页
        4.2.3 恒盛大厦预制材料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43-44页
        4.2.4 恒盛大厦能源消耗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44-45页
        4.2.5 恒盛大厦环境质量可持续性指标分析第45-46页
        4.2.6 指标分析结果第46页
    4.3 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第46-50页
        4.3.1 实际值确定第47页
        4.3.2 白化权聚类系数确定第47-50页
    4.4 恒盛大厦可持续性评价结论第50-5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研究结论第51页
    5.2 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件第56-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工企业PPP项目风险因素及控制研究--以青岛市民健康中心项目为例
下一篇:中石油加气站储气库管柱完整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