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配水工程论文--水锤论文

有无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在高扬程大管径多起伏长距离输水管道中水力计算结果的比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水锤现象综述第11-12页
   ·水锤的成因及分类第12-14页
   ·水锤发展动态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输水管道断流水锤特点及危害第16-22页
   ·边界条件分析第16-17页
   ·离心泵的边界条件第17页
   ·缓闭止回阀的边界条件第17页
   ·排气阀的边界条件第17-18页
   ·调压塔的边界条件第18-19页
   ·超压泄压阀的边界条件第19页
   ·末端水池的边界条件第19页
   ·多分支管的相交处的边界条件第19-20页
   ·串联管路的边界条件第20-22页
第三章 气液两相流流态及转化第22-24页
   ·输水管道中的基本流态及转化第22页
   ·管道中气囊的危害第22-24页
     ·显性危害第22-23页
     ·隐性危害第23-24页
第四章 水锤防护及计算数值模拟第24-34页
   ·泵站防护第24页
   ·管线防护第24-25页
   ·水锤防护措施第25-29页
     ·缓闭止回阀第25-26页
     ·进排气阀第26页
     ·单向调压塔第26-27页
     ·双向调压塔第27页
     ·超压泄压阀第27-28页
     ·箱式双向调压塔第28-29页
   ·水锤综合防护总目标第29页
   ·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开发第29-30页
     ·计算机动态模拟计算的意义第29页
     ·编写程序的开发语言的选择第29页
     ·程序功能分析第29-30页
   ·建立供水管网水锤计算模型第30-34页
     ·简单管路暂态流动的计算程序第30-31页
     ·蒸汽型断流弥合水锤第31-33页
     ·空气型断流弥合水锤第33页
     ·安装其它水锤防护措施处的水锤计算第33-34页
第五章 两种水力计算模型在解决实际工程的结果比较第34-66页
   ·王乐井泵站基本情况(提供)第34-49页
     ·有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对此工程的计算分析第34-44页
     ·无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对此工程的分析第44-49页
   ·刚果(布)工程基本情况(提供)第49-58页
     ·无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对此工程的计算分析第50-58页
   ·有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对此工程的分析第58-65页
   ·两种计算模型结果的比较第65-66页
第六章 应用有断流水力过渡计算模型的工程实例第66-102页
   ·工程概况第66页
   ·输水管线的主要技术参数第66页
   ·恒定流工况的水力计算分析第66-73页
     ·方案一:最高点设水池方案第67-69页
     ·方案二:最高点设空气阀方案第69-72页
     ·恒定流工况计算小结第72-73页
   ·最高点设水池的停泵及末端关阀水锤计算分析第73-89页
     ·正常运行设计流量下,装有超压泄压阀和普通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74-77页
     ·正常运行设计流量下,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77-79页
     ·事故情况70%设计流量下校核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79-81页
     ·小泵情况50%设计流量下校核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81-83页
     ·正常运行设计流量下,装有超压泄压阀和普通排气阀的末端关阀水锤计算第83-85页
     ·正常运行设计流量下,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关阀水锤计算第85-87页
     ·小泵情况50%设计流量校核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关阀水锤计算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最高点处安装空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分析第89-99页
     ·最高点处安装空气阀设计流量下运行,装有超压泄压阀和普通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89-92页
     ·最高点安装空气阀设计流量下运行,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92-94页
     ·最高点设空气阀事故情况校核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94-97页
     ·最高点安装空气阀小泵情况校核装有箱式调压塔和缓冲排气阀的停泵水锤计算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小结第99-102页
结论与建议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暴雨径流调节方式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耦合热压和风压作用自然通风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