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场站含油废水调查及处理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铁路污水概况 | 第11页 |
·含油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第11-12页 |
·铁路含油废水的来源 | 第11页 |
·含油废水的特点 | 第11-12页 |
·含油废水的危害 | 第12页 |
·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 第12-15页 |
·物理法 | 第12-13页 |
·化学法 | 第13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3-14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14页 |
·展望 | 第14-15页 |
·铁路含油废水处理概况 | 第15-16页 |
·课题的由来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铁路含油废水水质调查与评价 | 第19-29页 |
·研究区内铁路含油废水的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区内含油废水的来源 | 第19页 |
·研究区内现有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样品采集 | 第20-21页 |
·采样点选取 | 第20页 |
·采样方法 | 第20-21页 |
·采样方案 | 第21页 |
·水质分析 | 第21-25页 |
·监测因子 | 第21-22页 |
·水质分析方法 | 第2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2页 |
·水质监测结果 | 第22-25页 |
·场站废水水质分析评价 | 第25-27页 |
·污水排放标准和回用标准 | 第25-26页 |
·检出物浓度与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分析结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含油废水处理原理及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铁路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 第29页 |
·处理工艺的选取 | 第29页 |
·处理工艺选取的依据 | 第29页 |
·铁路含油废水处理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混凝工艺 | 第29-31页 |
·气浮工艺 | 第31-34页 |
·过滤工艺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单体试验研究 | 第37-65页 |
·单体试验概况 | 第37页 |
·研究指标的确定 | 第37页 |
·静置沉淀试验 | 第37-40页 |
·试验目的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沉淀曲线的绘制 | 第39-40页 |
·静置沉淀试验结论 | 第40页 |
·混凝工艺试验 | 第40-54页 |
·试验目的 | 第40页 |
·混凝剂的确定 | 第40-47页 |
·混凝工艺最佳工况研究 | 第47-54页 |
·气浮工艺试验 | 第54-61页 |
·试验目的 | 第54页 |
·曝气时间范围测定 | 第54-56页 |
·气浮工艺最佳工况研究 | 第56-61页 |
·过滤工艺试验 | 第61-65页 |
·过滤试验目的 | 第61页 |
·过滤试验及结果 | 第61-64页 |
·过滤试验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全流程试验研究 | 第65-71页 |
·全流程试验目的 | 第65页 |
·研究指标的确定 | 第65页 |
·全流程试验设计 | 第65-66页 |
·全流程试验参数的选择 | 第65页 |
·全流程中单体顺序的选择 | 第65-66页 |
·全流程试验及结果 | 第66-69页 |
·全流程工艺对石油类的去除 | 第66-67页 |
·全流程工艺对CDO_(cr)的去除 | 第67页 |
·全流程工艺对浊度的去除 | 第67-68页 |
·全流程工艺对表面活性剂的去除 | 第68-69页 |
·全流程工艺处理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5页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71页 |
·现场调查结果 | 第71-72页 |
·处理工艺研究结果 | 第72-74页 |
·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72页 |
·沉淀试验结果 | 第72页 |
·混凝工艺结果 | 第72-73页 |
·气浮工艺结果 | 第73页 |
·过滤工艺结果 | 第73-74页 |
·全流程参数 | 第74页 |
·处理结果 | 第74页 |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