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6页
    1.2 文献综述第6-7页
    1.3 研究方法第7-8页
2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第8-18页
    2.1 个人信息权之界定第8-13页
        2.1.1 个人信息的概念第8-9页
        2.1.2 个人信息的分类第9-10页
            2.1.2.1 自动处理的个人信息和非自动处理的个人信息第9页
            2.1.2.2 属人的个人信息和属事的个人信息第9页
            2.1.2.3 一般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第9-10页
            2.1.2.4 直接个人信息和间接个人信息第10页
        2.1.3 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属性第10-12页
        2.1.4 个人信息权的内容第12-13页
    2.2 个人信息权独立性探讨第13-18页
        2.2.1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限第13-14页
        2.2.2 个人信息权与其他具体人格权的界限第14-15页
        2.2.3 个人信息权独立的价值基础第15-18页
3 我国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现状分析第18-23页
    3.1 我国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第18-20页
        3.1.1 个人信息权民法的保护第18-19页
        3.1.2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3.2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第20-23页
        3.2.1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司法实践第20-22页
        3.2.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4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建议第23-31页
    4.1 明确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相关内容第23-25页
        4.1.1 确立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原则第23页
        4.1.2 个人信息权的立法模式选择第23-24页
        4.1.3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限制第24-25页
    4.2 完善个人信息权合同法保护体系第25-27页
        4.2.1 健全个人信息许可合同规定第25-27页
        4.2.2 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义务第27页
    4.3 构建个人信息权侵权法保护机制第27-31页
        4.3.1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7-28页
            4.3.1.1 损害事实第27页
            4.3.1.2 存在违法行为第27-28页
            4.3.1.3 因果关系第28页
            4.3.1.4 主观过错第28页
        4.3.2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28-29页
        4.3.3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及免责事由第29-31页
            4.3.3.1 损害赔偿的适用第29-30页
            4.3.3.2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礼道歉的适用第30页
            4.3.3.3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域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下一篇:动产浮动抵押中的债务人行为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