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论文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8-9页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9-11页 |
第一章 明式家具分析 | 第11-23页 |
一、明式家具产生与发展 | 第11-12页 |
二、传统思想对明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 第12-14页 |
(一)中庸思想之空间对称 | 第12-13页 |
(二)礼制精神之空间序列 | 第13页 |
(三)文人审美之素雅简练 | 第13-14页 |
三、明式家具设计的意境解读 | 第14-21页 |
(一)物境——古朴自然之境 | 第14-18页 |
(二)情景——空间感知之境 | 第18-20页 |
(三)意境——简素空灵之境 | 第20-21页 |
四、明式家具设计理念对当代空间设计的参考价值 | 第21-23页 |
(一)文化的补充与传承 | 第21-22页 |
(二)人性化设计的注入 | 第22页 |
(三)绿色生态理念的延续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明式家具设计方法对当代文化空间的启示 | 第23-52页 |
一、空间布局新策略 | 第23-30页 |
(一)均衡性功能分区 | 第23-26页 |
(二)虚实性形式组合 | 第26-30页 |
二、空间形态新思维 | 第30-31页 |
(一)开敞的动态空间 | 第30页 |
(二)围合的静态空间 | 第30-31页 |
(三)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 第31页 |
三、空间营造新方法 | 第31-49页 |
(一)排列有序的框架组合 | 第32-34页 |
(二)曲折流畅的线条韵律 | 第34-36页 |
(三)尽物之性的肌理色彩 | 第36-40页 |
(四)少精淡雅的尺度把握 | 第40-42页 |
(五)重构互融的文化元素 | 第42-49页 |
四、当代精神空间的构建 | 第49-52页 |
(一)因地制宜——融合地域特色 | 第49页 |
(二)虚实相生——发挥空间特性 | 第49-50页 |
(三)人文精神——寻求文化共鸣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明式家具设计方法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应用实践——“传承·新生”济南文创体验空间概念设计 | 第52-75页 |
一、项目解读 | 第52-54页 |
(一)场地分析 | 第52-53页 |
(二)利用情况 | 第53页 |
(三)设计定位 | 第53-54页 |
二、设计构思的转变 | 第54-61页 |
(一)空间组织的应对 | 第54-55页 |
(二)空间序列的编排 | 第55-56页 |
(三)功能形式的推敲 | 第56-58页 |
(四)文脉意境的表达 | 第58-61页 |
三、整体方案展现 | 第61-75页 |
(一)“欲扬先抑”平面图 | 第61-62页 |
(二)“一步一景”流线图 | 第62页 |
(三)“虚实相映”剖立面 | 第62-65页 |
(四)“历久弥新”效果图 | 第65-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注释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8-80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部分创作作品 | 第8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