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测试方法及原理分析 | 第16-29页 |
2.1 沥青路面密度概念 | 第16-17页 |
2.2 沥青路面密度检测方法 | 第17-26页 |
2.2.1 钻心取样法 | 第17-20页 |
2.2.2 超声波检测法 | 第20-22页 |
2.2.3 无核密度仪法 | 第22-24页 |
2.2.4 探地雷达法 | 第24-25页 |
2.2.5 CT 射线法 | 第25-26页 |
2.3 沥青路面密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中超声波传播衰减规律分析 | 第29-45页 |
3.1 超声波检测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3.1.1 超声波概念 | 第29页 |
3.1.2 超声波分类 | 第29-30页 |
3.1.3 超声波检测原理 | 第30-31页 |
3.2 超声波在沥青路面中的传播规律分析 | 第31-38页 |
3.2.1 超声波传播介质结构 | 第32-37页 |
3.2.2 沥青路面粘弹性模量对超声波速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超声波散射衰减分析 | 第38-41页 |
3.3.1 超声波散射产生原因 | 第39-40页 |
3.3.2 等效入射场及散射场损耗 | 第40-41页 |
3.4 吸收衰减分析 | 第41-42页 |
3.5 分布约束衰减分析 | 第42-43页 |
3.6 路面空隙率衰减分析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超声波检测仪测量与标定方法研究 | 第45-58页 |
4.1 超声波检测仪简介 | 第45-46页 |
4.1.1 超声波检测仪器参数 | 第45页 |
4.1.2 超声波检测仪测试特性 | 第45-46页 |
4.2 超声波检测仪的标定 | 第46-48页 |
4.3 超声波检测仪的测量 | 第48-57页 |
4.3.1 测量准备工作 | 第48-49页 |
4.3.2 测量过程 | 第49-51页 |
4.3.3 测量的最小尺寸 | 第51-52页 |
4.3.4 实时视图测量 | 第52-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超声波检测仪沥青路面实验研究 | 第58-87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58-59页 |
5.2 项目简介及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 第59-65页 |
5.2.1 项目介绍 | 第59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9-61页 |
5.2.3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作过程 | 第61-65页 |
5.3 超声波检测仪影响因素试验 | 第65-82页 |
5.3.1 重复性实验 | 第65-66页 |
5.3.2 芯样密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3 仪器探头布局方式的影响 | 第68-72页 |
5.3.4 含水率的影响 | 第72-75页 |
5.3.5 探头传感器发射频率的影响 | 第75-79页 |
5.3.6 级配比影响 | 第79-80页 |
5.3.7 测试过渡层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8 参数设置的影响 | 第81-82页 |
5.4 超声波检测仪路面密度实际测量分析 | 第82-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