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缩写 | 第7-8页 |
1 颈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的发生率 | 第8-9页 |
2 ASD的发病机制 | 第9-10页 |
3 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的相关因素 | 第10-16页 |
3.1 年龄、性别 | 第10-11页 |
3.2 吸烟 | 第11页 |
3.3 融合节段的数量及位置 | 第11-12页 |
3.4 椎管大小 | 第12页 |
3.5 椎间隙高度 | 第12-14页 |
3.6 术前、术后颈椎曲度 | 第14页 |
3.7 颈椎运动范围(the range of motion,ROM) | 第14-15页 |
3.8 钢板边缘至手术节段椎体边缘的距离(Plate To Disc Distance,PDD) | 第15-16页 |
3.9 术前早已存在的退变 | 第16页 |
4 总结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个人简历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