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1.2.2 经验预测 | 第16-17页 |
1.2.3 数值模拟 | 第17-19页 |
1.2.4 现场监测 | 第19-20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第2章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已建隧道变形的机理及特征分析 | 第24-38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基坑开挖引起下方盾构隧道变形的机理分析 | 第24-26页 |
2.3 工程案例统计分析 | 第26-34页 |
2.3.1 工程案例统计 | 第26-30页 |
2.3.2 下卧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2.4 控制隧道变形的施工措施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基坑开挖对下卧已建隧道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8-58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3.2.1 计算软件 | 第38页 |
3.2.2 本构模型 | 第38-42页 |
3.2.3 HS模型参数及确定方法 | 第42-44页 |
3.2.4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3.2.5 模拟工况 | 第45页 |
3.2.6 模型基本假定 | 第45-46页 |
3.3 二维开挖卸载对下卧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 | 第46-57页 |
3.3.1 基坑开挖影响下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3.3.2 基坑开挖深度对盾构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3 基坑宽度对盾构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51页 |
3.3.4 土体加固对盾构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5 抗拔桩桩长对盾构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6 堆载大小对盾构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已建盾构隧道变形的计算公式 | 第58-70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现有的基坑开挖引起隧道最大隆起量计算方法 | 第58-64页 |
4.2.1 基坑开挖对下卧已建盾构隧道变形影响的二阶段分析 | 第58-62页 |
4.2.2 盾构隧道最大隆起量的经验预测公式 | 第62页 |
4.2.3 工程实例计算 | 第62-64页 |
4.2.4 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 | 第64页 |
4.3 改进现有的计算方法 | 第64-68页 |
4.3.1 建立隧道最大隆起量S_(max)计算公式 | 第65-68页 |
4.3.2 改进二阶段法Kerr地基模型 | 第68页 |
4.4 工程实例验证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0-94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工程概况 | 第70-78页 |
5.2.1 工程简介 | 第70-71页 |
5.2.2 地铁区间隧道概况 | 第71-72页 |
5.2.3 岩土工程条件 | 第72-74页 |
5.2.4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 第74-78页 |
5.3 区间隧道情况 | 第78-79页 |
5.4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79-89页 |
5.4.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79-84页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88页 |
5.4.3 改进的二阶段法Kerr模型分析 | 第88-89页 |
5.5 各种控制变形措施效果研究 | 第89-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8页 |
6.1 结论 | 第94-96页 |
6.2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