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学风与文风之关系考论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史官传统笼罩下的北宋前期学风 | 第16-31页 |
第一节 经义之学背景下唐宋之际的学风 | 第16-22页 |
一、中晚唐经义之学 | 第17-20页 |
二、受经义之学影响的宋初学风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欧阳修的学术 | 第22-31页 |
一、欧阳修的《诗经》学 | 第23-28页 |
二、欧阳修《诗经》学与后学之对比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欧阳修的文风 | 第31-45页 |
第一节 试论欧阳修“文风”来源及内涵 | 第31-37页 |
一、“文风”说探源 | 第31-34页 |
二、“文风”说与欧阳修对文体之自觉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欧阳修文风之表现 | 第37-45页 |
一、平易文风,兼顾人情 | 第38-40页 |
二、取法《史记》,叙事有法 | 第40-42页 |
三、长于情韵,阴柔之美 | 第42-45页 |
第三章 贬谪夷陵前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 | 第45-68页 |
第一节 欧阳修在洛阳的三年交游生活 | 第45-58页 |
一、南方词臣 | 第46-52页 |
二、解试程序下西京幕下文人中的南学与北学 | 第52-58页 |
第二节 景祐年间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 | 第58-68页 |
一、初入京师,慷慨陈辞 | 第58-63页 |
二、贬谪夷陵,专研经文 | 第63-68页 |
第四章 庆历时期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 | 第68-87页 |
第一节 砥砺士气的庆历时期 | 第68-78页 |
一、庆历年间欧阳修的慷慨文风 | 第69-74页 |
二、庆历时期学术风气及精神对欧阳修文风的影响 | 第74-78页 |
第二节 庆历时期欧阳修文风中的复古思想 | 第78-87页 |
一、复古思想与欧阳修文风之关系 | 第78-82页 |
二、从欧阳修文中的“家法”看其复古观 | 第82-87页 |
第五章 嘉祐时期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 | 第87-107页 |
第一节 贡举事件与嘉祐文风 | 第87-98页 |
一、嘉祐二年贡举事件史事考 | 第87-92页 |
二、嘉祐二年贡举事件中的文风问题 | 第92-98页 |
第二节 嘉祐年间欧阳修“性”、“命”之说辨 | 第98-107页 |
一、“性”、“命”之说与北宋讲学之关系 | 第99-102页 |
二、欧阳修“性”“命”之说与其文风之关系 | 第102-107页 |
结语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后记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