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0 绪论 | 第10-18页 |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0.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0.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0.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15页 |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0.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0.4 论文的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0.4.1 论文的框架 | 第16页 |
| 0.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1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18-19页 |
| 1.1.1 环境承载力定义 | 第18页 |
| 1.1.2 港口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2 港口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19-23页 |
| 1.2.1 港口环境承载力定义 | 第19页 |
| 1.2.2 解析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第19-20页 |
| 1.2.3 港口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3页 |
| 2 天津港港口环境现状与形势分析 | 第23-26页 |
| 2.1 天津港及港口环境简介 | 第23-24页 |
| 2.1.1 天津港自然地理环境 | 第23页 |
| 2.1.2 天津港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条件 | 第23-24页 |
| 2.1.3 港口条件及港口设施 | 第24页 |
| 2.2 天津港可持续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 第24-25页 |
| 2.3 天津港建设绿色港口的理念 | 第25-26页 |
| 3 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33页 |
|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准则 | 第26-28页 |
| 3.1.1 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26页 |
| 3.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准则 | 第26-28页 |
| 3.2 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8-33页 |
| 3.2.1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8页 |
| 3.2.2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说明 | 第28-31页 |
| 3.2.3 构建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 4 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33-49页 |
| 4.1 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运用 SPA-DEA 模型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 4.2 港口环境承载力静态评价 | 第36-43页 |
| 4.2.1 港口环境承载力静态评价模型介绍 | 第36-40页 |
| 4.2.2 港口环境承载力静态评价 | 第40-41页 |
| 4.2.3 港口环境承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4.3 港口环境承载力动态协调度评价 | 第43-46页 |
| 4.3.1 港口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介绍 | 第43页 |
| 4.3.2 港口环境承载力动态协调评价 | 第43-46页 |
| 4.4 港口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 4.4.1 港口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 | 第46-48页 |
| 4.4.2 港口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5 改善与提高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对策 | 第49-51页 |
| 5.1 突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 第49页 |
| 5.2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 第49-50页 |
| 5.3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及管理 | 第50-5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 6.2.1 研究不足 | 第51-52页 |
| 6.2.2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