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边缘区“初生型”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以巩义市里沟片区更新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家大政策背景 | 第10页 |
1.1.2 我国城中村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课题研究动态 | 第13-19页 |
1.3.1 城市边缘区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城中村的定义及类型 | 第15-16页 |
1.3.3 城中村更新研究 | 第16-18页 |
1.3.4 研究的空白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中小城市边缘区初生型城中村概述 | 第21-31页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辨析 | 第21-25页 |
2.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22-25页 |
2.2 现状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2.2.1 区位特征 | 第25页 |
2.2.2 空间特征 | 第25页 |
2.2.3 经济特征 | 第25-26页 |
2.2.4 社会特征 | 第26页 |
2.2.5 实例 | 第26-27页 |
2.3 初生型城中村成因及发展 | 第27-28页 |
2.3.1 形成原因及特点 | 第27页 |
2.3.2 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7-28页 |
2.4 初生型城中村更新存在问题 | 第28-31页 |
2.4.1 更新过程突出问题 | 第28-29页 |
2.4.2 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 第29-31页 |
2.5 小结 | 第31页 |
3 国内典型城中村更新模式分析借鉴 | 第31-44页 |
3.1 城中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 第31-32页 |
3.2 城中村更新的模式分类 | 第32-38页 |
3.2.1 按更新主体分类 | 第33-37页 |
3.2.2 按改造强度分类 | 第37-38页 |
3.3 城中村更新的实践经验 | 第38-40页 |
3.4 初生型城中村更新模式借鉴 | 第40-43页 |
3.4.1 多元化更新目标 | 第40页 |
3.4.2 多样化更新主体 | 第40-43页 |
3.4.3 系统性规划策略 | 第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4 中小城市边缘区初生型城中村更新策略 | 第44-60页 |
4.1 更新策略总体框架 | 第44-45页 |
4.2 弹性规划控制策略 | 第45-50页 |
4.2.1 开发条件综合评价 | 第45-48页 |
4.2.2 更新单元规划指引 | 第48-49页 |
4.2.3 控制指标弹性引导 | 第49-50页 |
4.3 空间整体适宜策略 | 第50-54页 |
4.3.1 空间优化适宜策略 | 第50-52页 |
4.3.2 更新模式适宜策略 | 第52-54页 |
4.4 产业类型选择策略 | 第54-56页 |
4.4.1 产业类型梳理 | 第54-55页 |
4.4.2 产业类型选择 | 第55-56页 |
4.5 社会均衡发展策略 | 第56-60页 |
4.5.1 保障稳定 | 第56-57页 |
4.5.2 设施配套 | 第57-58页 |
4.5.3 更新公正 | 第58-60页 |
4.5.4 地域特色 | 第60页 |
4.6 小结 | 第60页 |
5 案例分析——巩义市里沟片区更新研究 | 第60-76页 |
5.1 里沟片区更新背景及目标 | 第60-63页 |
5.1.1 里沟片区更新背景 | 第60-62页 |
5.1.2 里沟片区更新目标 | 第62-63页 |
5.2 里沟片区现状概述 | 第63-66页 |
5.2.1 区位条件 | 第63页 |
5.2.2 空间质量 | 第63-64页 |
5.2.3 产业基础 | 第64页 |
5.2.4 社会环境 | 第64-66页 |
5.3 空间整体更新模式 | 第66-71页 |
5.3.1 空间整体更新条件评价 | 第66-68页 |
5.3.2 适宜性空间优化设计 | 第68-69页 |
5.3.3 弹性化开发强度控制 | 第69页 |
5.3.4 有序的更新开发措施 | 第69-71页 |
5.4 产业选择与功能构成 | 第71-74页 |
5.4.1 主题型产业选择与定位 | 第72-73页 |
5.4.2 与产业协调的功能构成 | 第73-74页 |
5.5 社会均衡与规划实施 | 第74-76页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均等 | 第74-75页 |
5.5.2 培养规划公众参与意识 | 第75页 |
5.5.3 建立健全就业保障措施 | 第75-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城中村更新调查大纲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