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软件可信性度量现状 | 第9-10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4-18页 |
2.1 可信计算 | 第14-15页 |
2.1.1 可信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可信计算的基本思想 | 第15页 |
2.2 软件行为与可信 | 第15-16页 |
2.2.1 软件行为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2 软件行为可信 | 第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3章 可信行为声明及其描述内容 | 第18-28页 |
3.1 可信行为声明 | 第18-19页 |
3.1.1 定义 | 第18页 |
3.1.2 性质 | 第18-19页 |
3.1.3 目的 | 第19页 |
3.2 Android 系统安全特性及恶意软件分析 | 第19-23页 |
3.2.1 系统安全特性 | 第19-21页 |
3.2.2 恶意软件分析 | 第21-23页 |
3.3 可信行为声明分析及描述内容 | 第23-27页 |
3.3.1 可信行为声明分析 | 第23-26页 |
3.3.2 可信行为声明的描述内容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Android 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 第28-38页 |
4.1 ASTM 度量模型的设计 | 第28-31页 |
4.1.1 相关的定义 | 第28-29页 |
4.1.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29-31页 |
4.1.3 模型的特点 | 第31页 |
4.2 软件可信性度量流程 | 第31-33页 |
4.3 可信度计算方法 | 第33-37页 |
4.3.1 确定属性权重 | 第33-36页 |
4.3.2 总体可信度计算 | 第36-37页 |
4.3.3 可信的级别 | 第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软件可信性度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62页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8-42页 |
5.1.1 功能需求 | 第38-42页 |
5.1.2 非功能性需求 | 第42页 |
5.2 系统设计 | 第42-52页 |
5.2.1 架构设计 | 第42-44页 |
5.2.2 数据库设计 | 第44-45页 |
5.2.3 模块设计 | 第45-52页 |
5.3 系统的实现与展示 | 第52-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