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业经济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0-13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1-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2.1.1 基于理论层面的相关研究第14页
        2.1.2 基于实证层面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2.1.3 基于制度变迁层面的相关研究第15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2.2.1 基于全国视角下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2.2.2 基于省级层面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关系相关研究第17-18页
    2.3 文献综述小结第18-19页
3 财政支农支出概述及理论基础第19-25页
    3.1 财政支农支出的概念第19页
    3.2 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3.2.1 公共财政理论第19-21页
        3.2.2 经济增长理论第21-22页
        3.2.3 新制度经济学第22-23页
    3.3 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第23-25页
        3.3.1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第23页
        3.3.2 化解“三农”问题迫切要求财政给予支持第23-24页
        3.3.3 发展现代农业客观上需要财政对农牧业的支持第24-25页
4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概况第25-32页
    4.1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第25-29页
    4.2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第29-30页
    4.3 小结第30-32页
5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2-41页
    5.1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2-37页
        5.1.1 模型构建第32页
        5.1.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第32-34页
        5.1.3 实证分析第34-37页
    5.2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7-40页
        5.2.1 模型构建第37页
        5.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第37-38页
        5.2.3 实证分析第38-40页
    5.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6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6.1 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投入不足第41页
    6.2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第41页
    6.3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不健全第41-43页
7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农牧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第43-46页
    7.1 建立健全“三农三牧”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第43页
    7.2 改进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第43-44页
        7.2.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第43-44页
        7.2.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第44页
        7.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第44页
    7.3 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管理体制第44-46页
        7.3.1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第44-45页
        7.3.2 健全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涉农资金高效运行第45-46页
8 结论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农村合作组织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以南宁农村合作组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