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0-1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1.1 基于理论层面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1.2 基于实证层面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1.3 基于制度变迁层面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基于全国视角下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2 基于省级层面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关系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19页 |
3 财政支农支出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3.1 财政支农支出的概念 | 第19页 |
3.2 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3.2.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21页 |
3.2.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22页 |
3.2.3 新制度经济学 | 第22-23页 |
3.3 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3.3.1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 | 第23页 |
3.3.2 化解“三农”问题迫切要求财政给予支持 | 第23-24页 |
3.3.3 发展现代农业客观上需要财政对农牧业的支持 | 第24-25页 |
4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概况 | 第25-32页 |
4.1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 | 第25-29页 |
4.2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4.3 小结 | 第30-32页 |
5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2-41页 |
5.1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2-37页 |
5.1.1 模型构建 | 第32页 |
5.1.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5.1.3 实证分析 | 第34-37页 |
5.2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农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37页 |
5.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第37-38页 |
5.2.3 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6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6.1 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投入不足 | 第41页 |
6.2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6.3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不健全 | 第41-43页 |
7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农牧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7.1 建立健全“三农三牧”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第43页 |
7.2 改进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 第43-44页 |
7.2.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 第43-44页 |
7.2.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 第44页 |
7.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 | 第44页 |
7.3 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管理体制 | 第44-46页 |
7.3.1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 第44-45页 |
7.3.2 健全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涉农资金高效运行 | 第45-46页 |
8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